赏苏轼之《虞美人》波声拍枕长准晓

作者: 半步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09:43 被阅读0次

文/半步天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苏轼的这首《虞美人》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十一月,当时苏轼去高邮与秦观相会,临别秦观一直把苏轼送过淮河,两人才依依惜别。
秦观,字少游,(1049年至1100年),被后人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少时的李清照亦受其重大影响。词多见伤愁,是个伤心之人,婉约缘于他的忧郁人生。如"便作春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最受苏轼厚待。或受其影响,苏轼此首《虞美人》也凄恻婉转的很。
秦观与苏轼相识于扬州,当时秦观得知苏轼经过扬州,特意模仿苏轼文风与笔迹在山寺中题诗,另苏轼看后吃惊不小,不知为何人所作,后经孙莘老推荐秦观作品,苏轼才知此人是秦少游。
秦观三十七岁才中进士,四十三岁经苏轼推荐为秘书省正字一职,与苏轼交往并未带来多少好运,反而被苏轼的厄运连累。苏轼被流放岭南时,秦观亦遭迫害。后苏轼到雷州半岛,遇到了已先贬至此地的秦观。秦观告诉了苏轼"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每个人的遭遇。两人再次相见,实属不幸中的万幸。苏轼作《雨夜宿净行院》诗:“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后来五十一岁的秦观自作挽词,苏轼深感不妙,不曾想在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秦观在被朝廷召回的途中,路过滕州光华楼,口渴要水喝,而水至,笑视而卒。一生命运多舛的才子,以这样一种方式看破了红尘而西去。苏轼闻之,悲痛万分,写下"少游己矣,虽万人何赎"之壮语。

相关文章

  • 赏苏轼之《虞美人》波声拍枕长准晓

    文/半步天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

  •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

  • 宋词水印之《虞美人》

    《虞美人》 苏轼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 练字460 虞美人 波声拍枕长淮晓

  • 四海习作第21期‖卜算子.咏荷

    卜算子.咏荷 作者‖茶老皮匠 玉盘浮绿波,粉蕊香湖浦。夜枕蛙声晓梦长,朝接清芬露。 深根扎淤泥,任凭风来雨。减却红...

  • 2018-11-17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

  • 寒夜过西秀园

    深冬寻夜趣,独步泽州城。 西秀园中寂,沙河水自横。 清风宽玉带,疏影枕波声。 冷俏无人赏,凭栏共暮更。

  • 2022-04-22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

  • 2022-04-22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

  • 2022-04-22

    虞美人.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赏苏轼之《虞美人》波声拍枕长准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fb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