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个体差异的影响
【书籍】亲密关系
【01】性别差异
传统中的性别差异应该就是男女差异,认为男女之间差别很大,曾经有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来阐述男女差异之大。但实际的研究表明,其实性别差异并不是很大,反而是个体差异比较大,就好比两个都是男性,但是他们的性格或者价值观差异特别大,这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太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沟通。反而一个价值观比较相近的男性和女性更好沟通一些。比性别差异更大的是个体差异。
【02】性认同差异
这里有一个观点,就是生理上的性别和社会性别,有些女性骨子里是男性性格,也就是所谓的女强人,反之,男性中也有女性性格的人。用书中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男性是工具性,女性思维是表达性。可能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工具性和表达性的,只是呈现的比例不同而已。大丈夫和小女人的结合似乎是正确的,但长远来看,这种组合恰恰是最不安全的,两个人的价值观差别是最大的。
【03】人格
这个该怎么理解呢?人格是与成长环境有关的。不管是哪种人格,欣赏你喜欢你的人格的人必然与你有相近或者相似的人格。大抵上同样人格的人更容易沟通。大五特质很明确的阐述了这五大特质。就好比,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就不太喜欢与咋咋呼呼的人交流,人格更是可以慢慢培养的。
【04】自尊
这归根结底就是自不自信的问题,你认为你是最厉害,最棒的,你就有自信面对很多事情,也就是所谓的高自尊。如果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贬低自己,那就是低自尊。再归根结底就是你要爱自己,最起码对自己有信心,活的是真正的希望,而并非表面现象和面子工程。
【05】今日读书会
今天我分享的是巴金的家,自我感觉PPT做的不够好,字太多了,表达上的逻辑性有待继续加强,但好的一点是没有丝毫紧张,值得鼓励。第二个分享的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分享的读心术,其实听到的很多观点都能让我联想一些书中看到的观点,很相近,但还是学到了很多,比如大甜甜圈、小甜甜圈,暗黑超人,还有情绪的管理,大棒加糖果,有点烧脑洞,需要进一步理解。第三个吴华分享的人际关系中的锤子定理,但是并非锤子理论不好,只是使用的时间和地点有其特殊性。
PS:没救了,又在很困的情况下完成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