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埠纪事|52 老河沿儿

作者: 齐风河韵 | 来源:发表于2020-01-05 18:21 被阅读0次

我走过很多桥,看过许多云,也见过很多地方的土地,但我感觉最亲的还是俺村的地。俺村里的地,印象最深的就是老河沿儿,没有之一。

老河沿儿所指的河,是织女河,旧时称作“女水”。是古淄水的支流之一,向东北注入小清河,然后入渤海。其实,老河沿儿离织女河还有大约一里地的距离。

老河沿儿是俺村地界的最东南头,行政上地的那边就是外市。所以,老河沿儿其实是个“金鸡齐鸣,三地皆知”的地方。

别看俺村和邻村挨得这么近,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俺村和邻村说话口音就截然不同,不少方言俚语也不一样,反正一开口就知道是对面来的。自然环境差不多,但地质构造恰在泰沂山脉的余脉,与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交界处。所以俺村大部分土地的浅层地下水盐分含量高,不适合灌溉农田,而位于临近地市邻村,地下水就非常甘冽 ,即可饮用又可以灌溉庄稼。俺村的老河沿因靠近邻村,地下水质就特别好。所以,这里历来就是俺队的菜园子、瓜地的首选地。

早先年月,这里曾是俺家的地,俺爷爷从年轻时就在这里劳作。到后来合作社之后,这块地就成了俺队的,爷爷一直在这里种瓜、看菜。此地地势较高,周边低洼,但因水质好,种出的瓜菜长势就好。每当春和景明,草木返青的的时候,从村口远远望去,老河沿这一片,云蒸霞蔚,地绿坡青。地边的沟坝上,土地微润,槐柳夹堤。天空明澈,娟然如拭,一派欣欣然的样子。也难怪爷爷最终选择这里,作为他的百年之后的安息处。我小时候,每天放学后,背上菜筐,拿上镰刀,给家养的猪和兔子剜菜,地点主要是老河沿儿。一出村,就看到爷爷坟上的那颗柳树,挺拔青翠,柔梢披风。心里感到格外亲切,仿佛爷爷就在那儿陪伴、看护着我。

老河沿儿的野菜种类繁多,小路边的成片的竹叶草(学名叫扁蓄),舒展着嫩叶儿,看着就喜人。民谣唱到:“竹叶草,剪子铰”。说的就是竹叶草开春刚出土时,人们采摘的情景。然后,洗净拌上棒子面,上锅馏扒拉子。蘸着蒜泥,好吃又清热。在灾荒年月里,这可是救命菜呀!当然,家畜更是求之不得。还有苦菜子,苣苣菜呀,驴驹子嘴,这些都是家畜爱吃的野菜。

剜菜的间隙,我们经常会跑到地头的水井旁,看生产队的老牛拉着水车,绕着井口转圈、汲水。老黄牛慢悠悠地一边走,一边嘴里不停地咀嚼着,悠闲而自在。伴随着牛的节奏,井水哗哗地流进垄沟,流到菜地里,流进菜的体内。不知怎么,突然感觉牛是非常幸福的,干活时也可以反刍;蔬菜也是幸福的,有井水的滋养,有老牛的陪伴。

记得一年深秋,生产队里在这里种了胡萝卜,到收胡萝卜的时候,正赶上当队长的父亲去县里开会。母亲只好带着我们姐弟四个往家运萝卜,哥哥姐姐轮流用小推车推萝卜。因年龄小只能是少量多次的运送,母亲给他们拉车子,我和二哥就呆在地里看着分下的萝卜。记得那天,我们一直运到很晚才运完。回家时,东边一轮半月已是升起。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缺月挂疏桐,夜深人已静”,明亮又宁静。

此时,窗外下起了小雨。天气预报说,明天还会有雨夹雪,后天大雪。一冬天还没有下一场像样的雪呢,人们都盼雪已经盼了大半个冬天了。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夜幕下的老河沿儿,俨然已是白茫茫一片,静谧而又旷阔。覆盖了大雪的麦苗儿,一定是最惬意的,因为“瑞雪兆丰年”呢!明年,老河沿儿一定是一派丰收景象!

相关文章

  • 雷子埠纪事|52 老河沿儿

    我走过很多桥,看过许多云,也见过很多地方的土地,但我感觉最亲的还是俺村的地。俺村里的地,印象最深的就是老河沿儿,没...

  • 雷子埠纪事|50 心中那条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记得乔羽在《我的zuguo》歌词创作谈中说,一条大河不是特指我国那一条河,而...

  • 雷子埠纪事|54 偶像

    路遥在他的成名作《人生》中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我庆幸,在我的...

  • 雷子埠纪事|51 小村秋思

    老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三麦不如一秋长。这应该是就劳累的强度来说的,其实,秋收并不清闲。 记忆中,小村的秋天是忙碌...

  • 雷子埠纪事01:我们的村庄

    托尔斯泰说:“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村庄曾经是世界的源头,如今乡村普遍被时代放弃,但故乡依然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情...

  • 雷子埠纪事|33 小巷的变迁

    南雷子埠村东西中大街与锯牙街之间,从西到东共有六条伙巷(胡同),其中南北贯通的有三条,最东头一条就是我家所在的这一...

  • 雷子埠纪事|34 捡瓜干

    此时,窗外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我的思绪却已经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深秋的夜晚。 上世纪70年代,社会生产水平地...

  • 雷子埠纪事|59 故里方言称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地生活造就一地方言。称谓,是反映一方水土方言特色的显示器,从中即可以窥看本地文化的特色,又可找...

  • 雷子埠纪事|60 故乡的植物

    我们村叫南雷埠,明洪武十三年,任氏立村于此,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处黄河三角洲与泰沂山脉的交界处,多属退海之地...

  • 雷子埠纪事|56故乡的桥

    故乡小村不是处在名山大川,也不是位于繁华闹市,她只是位于穷乡僻壤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鲁北小村。 故乡小村如千千万万的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雷子埠纪事|52 老河沿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lc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