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读书会开始后,参加的同学们在自我介绍的同时,也都分享了一个自己身上有价值的好习惯。
简单罗列观点如下:
陈珏 :非常喜欢总结分析生活中得各种成败得失,但是结果往往是然并卵,也提醒我们总结分析原因后需要把改进措施贯彻到生活中。
妍萱 :正在培养晨读25分钟的习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同时每隔一段时间会去抽离自己的生活,去一个地方旅游,然后回归生活后有不一样的视角。
章孟 :企业管理的工作中,不喜欢做办公室,更喜欢去一线生产上去近距离发现问题。
工匠 : 自己开发网页版的gtd软件,从2009年起把所有的工作和心得都坚持记录下来。
方伟 : 生意关系的朋友和没有利益纠葛的朋友要分清楚,朋友是最好没有利益关系的。
牙医 : 看待自己有兴趣的新闻,应该有追本溯源的习惯,每个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从过去五到十年的时空维度去追溯,并尝试判断未来趋势。
牙医分享的书是《资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来最大的商机》
作者:斯蒂芬·赫克
他的主要观点是:本书是麦肯锡合伙人以分析报告形式的前瞻性书籍,观点并无特别新颖之处,但是案例详实,论证比较严谨。它主要描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在未来15年里,发展中国家将有25亿人进入中产阶级,新增的人口、中产阶级的扩张不可避免地消耗着越来越稀缺的水、石油、天然气、钢材等资源,传统观点已经断言:地球上的资源即将枯竭。本书从当下已经发生的若干现实,如页岩气的开发、uber类共享经济、循环经济等等经济现象,得出了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往复利用不仅是解决稀缺性的方法,同时会导致一次巨大的经济革命。所以,有危机的地方也往往是契机所在的地方。
章孟分享的 是《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他的主要观点是:2014年开始,《大数据时代》作为一本畅销书籍在中国大陆开始风靡。与此同时,大陆有许多的创新型公司纷纷加入到大数据应用的行列中,如阿里云、腾讯云、人工智能设备等的运用。大数据发展的核心动力正是来源于人类测量、记录和分析世界的渴望、即认知世界的渴望。在物理学中,当事物达到分子级别时,其物理性质将会发生改变,如铜金属本身是一种导电的物质,但其分子形态达到纳米级时就会在磁场中失去导电特性。那么在大数据中,当数据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之后,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大数据处理将使得事务的发展得到准确性的预测,因此基于相关关系分析法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所在。由于大数据的预测之准确,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将无隐私可言,同时大数据也将预测人类的潜在行为,这将是对人类自由意志的一种亵渎。如果正如上述所述,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独立选择和自由意志的社会。因此,由于大数据发展而随之带来的问题,需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明确数据使用者需承担一切责任;建立内外部算法师体制,对数据使用者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审计,以此来保护广大数据产生者的合法权益。
陈雯卿分享的是《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自1992年出版以来就被誉为阐述管理学革命性思维方式的著作,是管理哲学的一次伟大创新,也是一本内容深厚,值得反复阅读的大部头经典。雯卿做了非常漂亮和系统的PPT,可惜当天没有电脑,雯卿只好口述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载她的PPT。她在系统介绍本书的主要脉络后,表明通过学习这本书,让她看到了个⼈及组织中几种潜 在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的生命空间会 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真正想做的事(匠人精神)。她认为这本书的自我超越和改善 心智模式两项修炼 ,都应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只有不断地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的资源库,才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 质,才能有所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