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工作间隙,同事凑过来问我买清团了吗?我可是双休日早起坐车去老字号排队买的青团。我回答说没买。
不会吧,你家离得那么近怎么不去买?我说我不是很喜欢吃青团,青团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节日必须吃的食物。同事没有说话,气氛有点冷。
我再次挑起了话头, 青团的品种新增加了不少吧?那是当然,同事回有传统的豆沙馅,还有肉松蛋黄馅。马兰头馅。
我知道同事去买青团,一定是会寄回苏州老家的。同事与大姨一家关系一直非常好,表姐与她更是无话不谈。既便她已成家还带孩子回去住过。
注意到家里的成员结构,同事特意几个品种都买了几盒。这样可以照顾到大家的口味。让我想到自己的选择原则,当有食物出新口味时不知道选,就选原味。
选原味,安全但是不出彩。选原味是我一个人出门的选择,要有好几个人一起,我们会每人点一种口味尝尝。
今天放假,明天清明节我去超市买了一盒青团回来。我每年都是买他家的青团。小小的里面包着豆沙,三两口就能吃完。甜香软糯挺适合我这种应景的人。
青团的包装十分简单,白色的塑料盒子隔成了六小格,用一层保鲜膜包裹。这又让我眼前浮现出我以前在朋友家吃饭情景。
那天去朋友家请教问题。时间一下子到了12点,朋友执意留我吃午饭。因时间有点赶,就叫个外卖。
外卖很快就送来了因是朋友请客,我也不能坐着不动。我开始整理桌子摆碗筷。说是摆挽开其实就是把打包盒的盖子掀开,摆上一次性的筷子,等着朋友落座吃饭。
朋友过来了手还捧着大大小小的一碟碗和两双筷子。两双筷子我还能看明白。现在提交环保。我也不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还是家里的筷子好用。
拿碗我就有点看不懂了,朋友用筷子把打包盒里的外卖一一换入到瓷碗中。我这才明白,不过心里面还是有点不赞成。像同事说的叫外卖就是为了方便而且不用洗碗。
外卖换装完毕,重新看着桌子上的食物。褪去了包装盒的外表,与家常煮的菜一般无二。我顿觉食物有了温度,是一种家的温度。不再是吃外卖而感觉是吃家常菜。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你是喜欢青团,还是应个景。你是愿意用打包盒,还是给外卖装碗里,这都没关系。
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有网上有句话叫做咸淡人生。有人喜欢淡味的,选择淡的,有人喜欢咸味的,选择咸的。生活正因为有了咸淡的加持才变得灵动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