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寺,位于庐江县城四牌楼西侧,始建于唐朝光化元年、故原名光化寺。寺由淮南节度使、吴王杨行密舍宅改建、因内有金刚院,后易名金刚寺。寺成后,吴王因慕伏虎禅师之名,聘其为首任住持。
伏虎禅师俗姓利,因其与虎同修,德行高洁,被唐昭宗敕封为“孝慈伏虎禅师”。伏虎禅师住持金刚寺期间,受戒弟子达800之众,鼎盛之势独占江北寺庙之鳌头。不久,禅师云游冶父山,爱其清幽,另建伏虎寺、冶父寺于山巅南麓,金刚寺自此为冶父寺的下院。
历唐、宋、元、明、清至今,千年古寺闻名遐迩,却又历尽兵燹、天灾、改朝换代之沧桑,几度中兴几衰亡。今逢盛世,古寺重辉。现今的金刚寺,巍峨瑰丽,古朴典雅。寺内供奉大型佛像52尊,全由名贵木材雕刻,纯金装饰,流光溢彩,栩栩如生。大殿高15米,宽20米,正面有高达4米的旋转万佛灯两座,宝气珠光,蔚为奇观;正上方供奉三尊大佛,东西供奉伽蓝十八罗汉;殿后一尊来自缅甸的汉白玉释迦牟尼卧佛,重达9吨多,堪称稀世佛宝。大殿左右两侧有大型钟鼓一对,鼓为直径140厘米的圆型皮面大鼓,钟是重逾2吨的紫铜掺银大钟,鼓响钟鸣,声振屋瓦,音绕云端,是天下少有的镇寺之宝。(选自《巢湖人文景观》)
庆复禅寺

庆复禅寺,位于庐江县同大镇新河南百米之余,原名佛元庵,是远近闻名的古庙。辛未年,九华山百岁宫住持慧庆大和尚为满足僧众之夙愿,于甲成年春易地重建,历时六年,耗资千万,占地2万余平方米。寺院规模宏大,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卧佛殿、方丈阁、五百罗汉堂、地藏殿、念佛堂、藏经楼、眼光娘娘殿,一通三栋,飞檐翘角,金碧琉璃,客堂寮舍分置两厢。高低错落的宫灯,掩映宝鼎香炉。供奉数十尊佛像,法器罗列。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亲自为庆复禅寺题字。
现今的庆复禅寺,是安徽省最大的比丘尼道场,巢湖市佛教重点寺院,也是安徽省唯一能传授比丘尼三坛大戒的道场。(选自《巢湖人文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