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一位朋友每次遇见这位朋友时,他必定背一个大大的双肩包。于是我很好奇问他包里装的是什么?他回答说,琐琐碎碎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他还说,无论是进路还是远途,这个包从来没离开过他。有时候离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过不多久就会回来,他也要背着这个大包。

我这个人向来是,有话就要讲的,过分热情,特别爱帮助别人。因为关系不错,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对他发表意见和建议。我说出门带好必备用品即可,如果远途时间久,我们可以稍多带点儿东西,如果进路不是可以不带书包出门吗?一般我们出门记住四字口诀“伸手要钱“带,即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带齐这几样就可以了,还有必要带个大包吗?

他说不行,不踏实。他诚认这个大包即便天天背着,里面的东西几乎天天不会用到,但是必须带着,防止外一什么时候用到,那个时候没有怎么办呢?
于是我在想,这个大背包已经不仅仅是个“背包”那么简单了。他说他已经背了好几年了,这一个背包已经成了人生的包袱。长此以往,不知不觉就会刻到潜意识中,让生活变得沉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他经常在不自知、不自觉的情况下,唉声叹气,。如果说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是气虚。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他为自己所累,也许有关他的那个沉重的大背包,压进了他的潜意识和生活里。

也许他心中积累了很多郁闷、怨气发泄不出来。我观察这个人属于那种自我压抑的典型,什么苦什么累都受着。别的同事朋友求他办什么事,他从不拒绝。自己吃苦受累,从不向人抱怨,但终究是骗不过自己的。

他背着这个大包,就像一种隐喻,他的人生需要负重前行,是他自己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从来不会放松,不敢放松。可能他的骨子里就认为人生路上需要负重前行,可是为什么不换一种思维呢?
你为什么不试一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装上阵呢?那个大包里似乎装着他对人生的不理解,愁苦和烦闷,也许是安慰。也许是缺乏控制感,每天奔波在外,外在不可控,可包内物品可归自己控制,这样就觉得“人生全在自己的背包”中,人生是可以掌控的。处在失控、不安全、焦虑和自卑之中,这让我感受到焦虑和负能量,为什么不可以翻转一下呢?轻松和正能量至少我觉得大家都不会嫌弃呀!

作为朋友,很想帮助他,让他解压放松,拥有豁达的心态,如果他执着不愿意,我也爱莫能,无能为力。
希望他能够看清自己的模式,跟自己和解,觉察自己,帮助自己,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我又想,他是不是安全感不足呀?抑或这个大书包是他陪伴心灵的安慰物品。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聊的不够深,希望他多思考,自己去觉察这部分。

有些小朋友刚入幼儿园会有分离焦虑,他们总是喜欢从家里带个毛绒玩具,衣服,被子什么的在身边陪伴和安慰。难道朋友也是这样的吗?这个有待探讨。他可能在儿童有过某些经历,虽然随着长大、成熟经模糊了,但是潜意识却永远的记忆着,不会忘记。不时的跳出来,提醒他。有时是父母和养育者的教养导致安全感缺失。个体体质先天过分敏感也会导致他安全感不是,这都有可能。

这让我想起阿德勒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关于朋友和他的大背包的故事,我想还可以继续往深入挖掘,看一下他的幼年,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养育者给他怎样的影响,或者是近几年的生活和经历给了他怎样的影响,让他无法卸下肩上的重负,终日负重前行呢?

当然,他的自卑,焦虑,紧张,抑郁,失控,缺乏安全感,怎样去疗愈也更值得探讨?如何帮助他呢?或者说,他自己能够意识到放下现实中沉重的大背包,还有思想中的包袱,这值得他去努力,我想当他放下沉重的大背包那一刻,他可以抬头仰望蓝天,感受阳光,享受轻松和愉快的人生。

我在心里,衷心的祝愿他放下那个沉重的包袱。“放下”是个动词,也指心理的某种承载可以容许接纳而后释然吧,这是我的解释。关于放下,我也做过很多努力,我也有过切身的体会,能够真正的做到放下不容易,但的确值得我们去争取,去努力。

期待他早日放下,疗愈内心的痛和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