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随笔精选录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为了分析化学,我已经歇斯底里(三)

为了分析化学,我已经歇斯底里(三)

作者: 艾冰台 | 来源:发表于2020-12-22 06:09 被阅读0次
浩渺烟云不知处

第三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 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

对于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在分析化学中主要应用酸碱质子理论,这在无机化学中也有提及,无非就是共轭酸碱理论,能分得清哪个是共轭酸,哪个是共轭碱就可以,以及它们的电离常数之间的关系。至于平衡常数而言,虽然在书中提及很多有关活度的概念,但在后面的应用计算中和无机化学中提及的平衡常数并无不同。所以这里的活度、离子强度等等,只是作为一个概念性的了解即可。

2.酸度对弱酸(碱)形态分布以及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1)对于不同酸度下对弱酸(碱)形态的影响,那就是分布系数。这是分析化学所特有的,也是后面很多计算的基础。对于这个概念必须好好掌握,其中的计算公式和表达也一定不要忽视。对于酸或碱而言,它们的不同型体的总和称之为分析浓度(总浓度),这里与后面络合滴定中讲的有一些小小的差别。这里仅仅是在酸条件下的不同型体,故而其分析浓度和总浓度相等。在络合滴定中由于考虑的因素众多,所以一般称总浓度而不讲分析浓度。在我们的教材中,用摩尔分数,但在课堂上我们用了分布系数,δ。它的下标与型体中的H的数目有关。如果是最后一级的共轭碱,那就是δ0;如果型体中有几个氢,那么这个下标中就是多少。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就等于总浓度乘以其相应的分布系数。

如,δ1,就是HA型体的分布系数(摩尔分数),[HA]=c δ1;δ3,就是H3A型体的分布系数(摩尔分数),[H3A]=c δ3

浓度对数图比较复杂,在这里可以无视。

(2)质子条件式(也称之为质子等衡式)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失去的质子数等于碱得到的质子数。在写这个质子等衡式(PBE)时,关键是要找准其零水准。(在水溶液中大量存在,并且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然后根据质子转移数相等的数量关系写出其质子等衡式。一般把得质子的产物写在左边,失质子的产物写在右边。因为是平衡时,所以它们用中括号表示其平衡浓度。当相对于零水准而言得失质子超过一个,那就要把相应的数目写在这个平衡浓度之前。

如:写出cmol/L NaH2PO4水溶液的PBE式
零水准为: H2O、H2PO4-
PBE:[H+]+[H3PO4]=[OH-]+[HPO42-]+2[PO43-]

从PBE式中可以看出,在这个等衡式中不会出现零水准

(3)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

这里主要掌握一元的弱酸弱碱、两性物质的pH计算。因为是分析化学,所以对公式计算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酸或碱、浓度下,它们的氢离子浓度不能直接用最简式来进行计算,必须考虑到公式可以近似到哪一步。故而不同的判据和不同的公式需要一一对应起来。这里需要同学自己去整理和归纳。

3. 酸碱缓冲溶液和酸碱指示剂

酸碱缓冲液的概念和无机化学相同,只不过其计算公式比无机化学要求更高一些,要注意所用的酸或碱的电离常数以及缓冲液的浓度,不能一概而论就用最简式。需要掌握缓冲液的选择、缓冲容量(β)计算等等。

酸碱指示剂作用原理其实也是一种缓冲溶液。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和无机化学里所讲的缓冲容量一样。即pH=pKHIn±1,pH小的呈现酸色,pH大的呈现碱色。

几种常见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知道。如,甲基橙,酚酞,甲基红。

4.酸碱滴定和滴定曲线

酸碱滴定包括强滴强,强滴弱两大类。强滴定强比较简单,变化比较少,绘制滴定曲线也容易。开始滴定前,滴定开始到等量点前,化学计量量点和化学计量点后。强滴定弱就比较麻烦。

以强碱滴定弱酸为例。滴定曲线的绘制和强滴强类似,但是每个部分的组成比较复杂。

在开始滴定前,溶液是弱酸,溶液pH计算运用公式计算,需要一定的判据运用合适公式进行计算。

滴定开始到计量点前,溶液中有未反应的弱酸和生成的共轭碱,正好组成缓冲溶液。pH计算当然是利用缓冲溶液公式,而且当滴定分数达到50%时,剩下的弱酸和生成的共轭碱浓度正好相等,所以此时的pH=pKa。

化学计量点时,此时溶液就是共轭碱了,pH的计算就要用pKb来计算。共轭酸碱对的电离常数关系是pKa+pKb=pKw=14。而此时溶液的浓度也不是初始浓度,如果是1:1反应,此时的浓度就是初始浓度的一半。计算公式也需要判据决定用什么公式计算pOH。

化学计量点后与强滴定强类似,由过量的强碱决定。

强酸滴定弱碱与其类似,同学们需要自己总结一下。

滴定曲线的示意图也需要大家掌握一下,强滴定强和强滴定弱有明显差别,滴定突越范围也不同,自己可以在纸上画画。

5. 终点误差计算

强滴定强很简单,但是强滴定弱就比较复杂,其推导过程可以了解一下,便于公式的记忆。终点误差可以用林邦公式计算,也可以用代数法(分布系数法)计算。注意化学计量点浓度的确定,一般就是初始浓度的一半(1:1反应)。如果用林邦公式,ΔpH是滴定终点pH减去化学计量点pH。要注意酸滴定碱和碱滴定酸的公式差异!分子上第一项中的ΔpH前何时是正号(碱滴酸),何时是要加负号(酸滴碱),千万要注意。

6.酸碱滴定的运用

酸碱滴定常见标准溶液配置,标定。基准物质有哪些……

在测定运用中,多多回忆自己曾做过的滴定实验。诸如含氮量测试,混合酸,混合碱的测定方法(双指示剂法),它们的计算含量公式,以及利用双指示剂法中V1,V2的关系,判断其大概组分等等。

(未完待续)

2020.12.22 晨(5:05  有猫咪就是好,闹钟都不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了分析化学,我已经歇斯底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m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