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流上云间

01
冬天还没有过完,韵就拖着行李箱,离开了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独自一人上了南下的火车。
几天前,我在微信上问她工作找得怎么样?等了很久,她才回了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
"云间,你说这个世界是不是不适合内向的人生存?"
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意识到韵此次南下可能遇到了挫折。
"为什么要这么问?"我试探着了解情况。
"我来这座城市快一个月了,每天不是在面试就是在面试的路上。两天前,我终于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虽然等了四五天才等到入职通知,但当时特别高兴。以为终于可以摆脱无业游民的日子了。"
"入职第一天,我起的特别早,第一个到公司,我很认真的开始熟悉公司和今后的工作,交接的同事告诉我相关的工作内容,我拿着笔一边听一边记。之后还让我接手写了一篇文章推送,做了一张时报。做完了负责人还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我当时很开心,决心一定在这家公司好好干。"
02
"结果,快到下班的时候,人事负责人把我叫进会议室,刚开始寒暄了几句,我以为是照例关心新人的适应情况。后来,我终于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是让我明天不用来了。"
"说实话,我当时就懵了。就在我做好开启新生活的那一刻,它打破了我对未来的所有美好规划。"
"我失望透顶,不甘心的追问为什么。他说感觉我性格不是很活泼,可能不太适合公司。"
"我收拾好东西,强忍着巨大的失落,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一遍遍的回忆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我记得,我今天一整天都在对所有的人微笑,在午会时走上前勇敢的去做自我介绍,当时那个人事还表扬我状态不错。我努力学习,向周围的同事虚心请教,交代我做的工作,我也尽心尽力的去做。我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
韵的语气里透着沉重的失落与无奈。
"你知道我的确是一个不怎么爱讲话的人,但其实我特别讨厌别人说我内向。所以那天我很努力的装作开朗外向的样子,我以为表演的无懈可击,可却被一眼看出。感觉自己像个自导自演的傻子。"
"那天下午培训的时候,人事一再向我表达,他们公司是一个氛围很轻松的团队,我忘不了,他最后鄙夷的看我一眼,说,你这么文静,要放开一点。之后在要上去做自我介绍之前,也再三强调,记住,要大声,不要害羞。"
"我很奇怪,那天我的状态不错,明明没有表现出很害怕拘束的样子,他是怎么看透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他的话让我感到一种羞辱。"

03
"云间,我痛恨自己的性格,我想去改变。"韵的语气变得哀怨。
我想了很久,我知道有时候语言的力量是苍白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但我还是写了很长一段话发给她。
"我们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我了解你,从来不觉得你的性格有什么问题。内向是一种性格状态,但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你虽然话不多,但你善良,聪慧,踏实,能干,专注,你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内向并不代表你无能,你看,一直以来,哪一次要上台演讲发言你怂过。况且,就算这次被辞退了,你做自我介绍时的精神状态语言能力不都得到了肯定。这就证明你并不差,干正事的时候你从来没有怯过场,一直表现得非常好。"
"如果一个公司以性格来决定人的能力,那么未免太过于武断。世界上的伟人从不乏内向之人,你能说他们不成功,被贬低吗?不能,他们同样优秀,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内向的人是从内心获得力量,而外向的人是通过外界汲取力量。这是他们唯一的本质区别。你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一直揣着我性格内向就比开朗活泼的人低一等的想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互补的,内向和外向是互补的一种关系。"
"固然,这个世界有时候看起来的确是偏爱外向的人。但你不要被左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你说,你想要改变。我不反对,如果改变能使你快乐,我是非常赞同的。但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自我,忘记了初心。那么,我会非常遗憾。亲爱的,你只要认清自己的价值,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长处。那么,我相信你就不会为这样的事情而烦恼了。"

韵是我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我认识了她十几年,她的确不算开朗活泼之人。她总是安安静静的思考或者倾听,但我却一直很喜欢她。她身上有一种平静稳重的力量。
她从小成绩就非常好,因为她做一件事情特别专注认真。不像我们,上课听着听着就开始被窗外的小鸟转移注意力,写作业从来在凳子上坚持不了十分钟。
她的能力也很突出,参加活动很积极。演讲,辩论,上台讲课,竞选学生会干部,样样都行,并且每次发挥的都很好。
并且最让人佩服的是她写的一手好文章,她写的作文一直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念给我们听,我们都倾羡于她对文字的敏锐和驾驭能力。她的文章在多次比赛中获奖,老师读了她的文章都忍不住连连啧啧称赞她是天生为文字而生。
她只是平时话不多,因为她把瞎扯淡的时间都用在了钻研学业上。就像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一样。但她做起事情来干净又利落。
我们都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努力又优秀的女孩子却在入职第一天被性格内向为理由匆匆打发。
05
的确,有些岗位是需要性格热情开朗,左右逢源的人才能胜任。比如销售,公关。
可是,我的朋友,她不是去应聘这样的职位啊。她只是去做一个文案编辑的工作。当时去面试的时候,人事也讲的很清楚,这份工作主要看中的就是编辑整合能力。并没有要求必须活泼开朗的像一只麻雀,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叽里呱啦。
如果论能力,我这位朋友胜任绰绰有余。可用人单位在仅仅试用了一天就以这样一个蹩脚的理由辞退。不禁让人心生寒意。
一天,请问能看出什么?一个人的能力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内看出来?一天就算了解一个人的性格都不够吧。还是从一个人的性格能看出他的能力,并且确保百分之百正确?
并非每个人的工作方式都相同,有些人不喜聒噪,在安静的氛围下工作效率更高。不是非得求每个人都如此,但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吧。
就像我朋友说的,如果是在试用一段时间后,交代给我的工作我完成不了或者做得不好,你给我指出来哪里做的不行。那么,那个时候让我走,我心服口服。因为,那的确是我能力的问题,我难辞其咎。
可是,才短短一天,就以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理由把人打发走,心里不服啊。
我发觉其实现在这样的公司有很多,任人唯贤,爱才惜才的时代已经逐渐失了味道。
什么时候一个人的性格和其能力成了正相关?难道只有外向的人才能驰骋职场,如鱼得水?非外向的人都得回炉打造一番才配跨进职场?其实,不那么健谈活泼的他们,思想丰富,注重内在,专注认真,可能更适合某些领域的发展,而不应该被职场抛弃。
我朋友的事情只是一个个例,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性格在职场受到不公待遇的人们。希望这个社会能更多的注重一个人的能力,不要以篇概全,否定一个人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