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第3段)
学习时间:2020年6月18日星期四
学习笔记内容主要来源:
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时间:2012-02-21
【原文3】
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
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取五日已。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wěi] 。壮者立已,
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
【注释3】
1,各一痏:痏本句读[wěi] (另有 [yòu] [yù] 两个读音)
[释义] [wěi]:1.疮。 2.殴打人成创伤。 3.瘢痕(疤瘌)。4.痛声。
[释义][yòu]:手颤抖。
[释义][yù]:病。
[if !supportLists]2,[endif]刺然骨之前出血:然骨指“然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
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现代常用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直刺0.5~1寸。
什么是腧穴:
首先,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的五行属性分两种
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的属性不同的
阴经的属性是 而阳经的属性是
(木)井穴、 井穴、(金)
(火)荥穴、 荥穴、(水)
(土)输穴、 输穴、(木)
(金)经穴、 经穴、(火)
(水)合穴 合穴、(土)
治疗多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比如肺虚,肺属金,土生金,土为金之母,
因此治疗肺虚可以选用属于土的五输穴。
同理,比如肺经实证,应该泻其子,金生水,所以水为金之子,
治疗可以选择属于水的五输穴,用泻法治疗。
古人把经脉中气血流向比作水流
荥:指小水成流,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合:指水流汇合入深,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
足阳经合穴(土)主要用于腑病;
手阳经合穴(土)多用于外经病症。
比如肾经合穴(水)“阴谷”,就可以用于治疗与肾经相表里的膀胱经的病症,因为“水流汇合”于此。
心经荥穴(火)“少府”,就可以用来清泻心火。
【译文3】
黄帝道:我想知道缪刺怎样进行,怎样用于治疗病人?
岐伯说:邪气侵入足少阴经的络脉,使人突然发生心痛,腹胀大,
胸胁部胀满但并无积聚,针刺然谷穴出些血,大约过一顿饭的工夫,病情就可以缓解;如尚未好,左病则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
新近发生的病,针刺五天就可痊愈。
邪气侵入手少阳经的络脉,使人发生咽喉疼痛痹塞,舌卷,口干,
心中烦闷,手臂外侧疼痛,抬手不能至头,针刺手小指侧的次指指甲上方,距离指甲如韭菜叶宽那样远处的关冲穴,各刺一针。
壮年人马上就见缓解,老年人稍待一会儿也就好了。
左病左刺右边,右病则刺左边。如果是新近发生的病,几天就可痊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