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一度时评时评当下社会热点
走的出的雪乡,躲不过的套路

走的出的雪乡,躲不过的套路

作者: 辉声辉色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9:04 被阅读62次

1.事发

近日,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文中称在当地住店遭商家“刁难”。当地官方表示,经查,文章中提到的赵家大院确实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按照规定已对其处罚5.9万余元,同时发现赵家大院在卫生及消防方面也存在问题,已责令其限期整改。(1月4日)

在这篇题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帖文中,作者称,自己在网上提前预订并完成支付的雪乡“赵家大院”客房一间两晚,没想到还未入住便发现店家态度不佳,到了地方又被以涨价为由告之只能住一晚,次日必须换住条件更差的“大通铺”。而当作者提出只住一晚后,店家又威胁网上评论时不能“乱说”,声称必须三天之后看到评价没问题才能退钱。文中还提到,在游客中心看到泡面卖“60元一盒”,有大巴车乘务员忽悠游客购买的游玩项目,其实是毫无经营权的黑景点。并且他还截图了其他网友的评价,有人提到当地一盘炒肉卖288元、一小杯红糖水卖15元等。

态度恶劣、言语威胁,坐地涨价、强行毁约,拒不退款、强制“好评”,还能更黑吗?还有“一桶泡面60元”,“一杯糖水15块”,乱拉客、黑景点等等乱象,让人真的感觉正如作者所言,“雪白盖不掉心黑”。因此别说作者到此一游而体验糟透、扫兴而归,就是广大网友看到这里,绝对也是义愤难平,可能心中的雪乡美景就此轰然坍塌。

02.重罚

不可否认,近年来雪乡美景可谓声名鹊起,而眼下这个季节正是冰雪游的旺季,但是现在曝出这样的事情,无疑一下了将雪乡旅游拉进了舆论的漩涡。在舆论的重压和网友一浪又一浪的声讨之下,当地有关部门坐不住了,迅速行动起来,很快查清事实,确认除了“60元一桶泡面”是作者误将商品代码看成价格外,其它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顺带还查出了卫生和消防等问题,并立即向外界表示已对涉事商家作出了罚款5.9万并停业整顿的严肃处理。

虽然人们不知道这“59360元”罚款的数额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也不了解检查出来了什么卫生和消防问题,更不确定所谓的停业整顿到底只是一关了之还是真要“整顿”什么,但是这近6万元的罚款对一家庭旅馆不可谓不重,对那个只因认钱不讲理、为贪几百元房差而损失数万又关张大吉、断了财路的客店老板而言也不可谓教训不深,不过这就够了吗?这样就能给舆论一个交待并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03.套路

梳理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旅游负面事件,各地的应对处置几乎如出一辙,几近成了心照不宣的固定“套路”。而无外乎是“高度重视”“迅速调查”和“严厉处罚”,然后就是各种信誓旦旦的表态,如“零容忍”之类。像此次雪乡官方就声言“誓还游客‘纯白雪乡’”。然而事实却是常常很快被打脸。

诚然,在负面事件引爆舆论后,相关方面不回避、不扯皮,及时回应、客观调查并视情作出从快、从重的处罚和诚恳的表态无可厚非,相比过去也称得上是一种看得见的巨大进步。而且在当前各种商业、服务业负面事件和各种失信欺诈现象频现的形势下,对那些被曝光的“典型”和撞到舆论枪口下的“出头鸟”课以重罚,“杀一儆百”确有必要。此外这也是很多网友的观点和呼声,几乎在每次风波之后都会响起“看把他罚个倾家荡产以后谁还敢再犯”的咬牙切齿的声音。但是仅仅止步于此是不够的。

04.深思

一方面,对被曝光的典型事件的处理不应仅限于涉事责任个体。个案代表不了全部,偶然之中总有必然。一起偶发的事件之所以能够掀起舆论狂潮,除了它本身的恶劣性以外,或因它引发了人们的共鸣,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可能有过类似遭遇和感受。像这回的“赵家大院”,还有那个钻到钱眼里的付姓老板,难道雪乡就他们一家和他一个这样的?难道全国景区就这一家最黑?显然不是,看看网上对其它同业者的评论就知道了。对涉事主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势必为之,但更重要的是要深挖、要举一反三,要从偶然中找到必然,从个体中发现通病,然后对症下药、治病除根才行。不然的话,即使将涉事者一罚到底、彻底封杀,也有可能会被其他同业者认为是其个人倒霉,进而在强烈地逐利本能和侥幸心态下我行我素:反正没查到我,“宰一个算一个”。

另一方面,对违规者的清算处理不能替代管理者的自查自省。从客观上说,之所以会有人屡屡“犯规”、突破底线,除了其自身的原因以外,往往还因为相关规则不实、底线不牢和监督执行不力。当前为什么会一再出现各种强制、欺诈等旅游负面事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商家不讲诚信甚至良心,不择手段、欺客宰客?这固然与一些行业的部分从业者职业道德沦陷、底线良知丧失,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坑一个赚一笔”等不良心态的蔓延密不可分,但是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制度缺失和监管乏力等重要原因。

例如,这家“赵家大院”的老板,为什么会对自家店已在网上挂牌,乱来可能遭受顾客差评的网络语境也不在乎,公然违约弃信还出言不逊,恐怕归根结底还是他没想到自己的言行会在现实中遭到查处、付出代价。反正只要不关门,游客该来还会来。正是抱有这种心态和认知,他才会毫无顾忌。这足见当地平时对旅游商家的监管之弱、约束之松。这一点,从事后的检查结果中也能窥见一斑,为什么那么多消防、卫生问题在曝光之前没有察觉,平时有没有真正排查过?这样看,“雪乡宰客”,当地管理部门也是逃不掉的推手。

05.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现在,当地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更是令人担忧。说到底,有人还是认为这起事件只是个“例外”和“个案”,因此在承认涉事旅店的问题的同时还是不忘强调,“雪乡景区各项管理严格,旅游形势稳定。”言语之中透着对爆料者的隐隐不满。还刻意抓住网帖描述的一些细节出入不放。称“泡面60元”和“一盘炒肉丝几百元”等内容不实,并称“正考虑走法律途径解决”。要知道,网友的爆料帖不是严谨规范的调查报告,没有理由要求它百分之百准确。人们不禁要问,他们真的看到问题所在了又真的意识到严重性了吗?他们的调查处理和所谓道歉是情愿的吗?他们“誓还游客‘纯白雪乡’”的誓言是真心的吗?

06.治本

其实,从这次的“雪乡欺客”事件到前不久的“五星级酒店保洁”丑闻,还有以前更多的类似事件问题,可以发现,构建诚信经营的商业服务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只靠从业者的信仰和良知支撑,更不能说只能看消费者的“运气”,就看能不能恰巧碰上一个还算“有良心”的商家和服务者。当然,也不能全指望消费者自己一次又一次爆料和“套路”化的处置。总之,反省要全面深刻、整改要举一反三,目光不能只盯着出事者;同时,行规要细化有效、制度要严密完善,监管更要主动深入、有力作为,要让法规、信用甚至刑罚之剑高悬,制约惩戒无处不在,让违规、无良经营者切实感到紧迫现实的“声誉、经济、前途”三破产的巨大风险。

相关文章

  • 走的出的雪乡,躲不过的套路

    1.事发 近日,一篇关于“雪乡宰客”的文章引发网友关注,文中称在当地住店遭商家“刁难”。当地官方表示,经查,文章中...

  • 是场躲不过的雪

    那课结束后,地上有了积雪。 哎,终究是一场躲不过的雪呀!路上也不是没有人,路灯下,看得出雪很大,那些人,一个我,独...

  • 躲不过的……

    本来只是想洗个牙的,却不料有牙洞,趁此机会补了一下牙。 该来的总会来,谁能够躲得过呢? 早早晚晚,我们都会跟牙医打...

  • 我真的很怕自己天天上班会太有钱

    能躲过许多东西,却躲不过这世界满满的套路。生活不过就是套路和反套路,鸡汤喝多了自然有人腻味,跳出来高举反鸡汤大旗...

  • 躲不过的雨

    他失业了。 公司效益不景气要裁员,原本业务就不是特别出众的他,岗位被经理的一个远方外甥给占了。临走时公...

  • 躲不过的命运

    上班接近一年半了,平缓稳定的工作既让人舒心又让人厌烦。舒心的是日子虽平淡无奇却再也没有紧张压抑的不良情绪;厌烦的是...

  • 躲不过的杀手

    越生活,越迷茫,没有回首的勇气,人生如此。匆匆茫茫,哪有时间去回忆,去回首,往事不堪回首。

  • 躲不过的前任

    说实话,他这样的第一反应,我心里是不开心的。如果连我这点小任性都 包容 不了,都不迁就我一下,虽然也承认是我不对,...

  • 躲不过的寂寞

    昨晚半夜醒来,感觉头晕嗓子不舒服,便明白自己可能是感冒了。从凌晨2点到中午,一共睡了大概3小时的觉,整个人都是不开...

  • 躲不过的时间

    1 我从来不会想到,体力有一天会成为难为我写作的事情。越发感觉体力不支,无法安心写作,大抵是最近饮酒过多,导致身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的出的雪乡,躲不过的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hd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