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之道想法哲思
人之道(3):宇宙如种豆(补)

人之道(3):宇宙如种豆(补)

作者: 人之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5-06 18:50 被阅读0次

我们生活的宇宙犹如一粒黄豆。豆粒分两种:一种是充满生机的饱满的,一种是干瘪的死亡的不能发芽的。我们的宇宙犹如一粒充满生机的黄豆。一粒饱满的充满生机的黄豆如果失去生机、失去水分能量等,就会慢慢变得干瘪,直至变成尘埃。

饱满的充满生机的和干瘪的有什么差别?差别之处就在于水分和营养物质,我们不妨统称其为生命能量。一粒黄豆所含的真正物质很少,大部分都是生命能量。就像人体有100多斤重,但大部分都是水分。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生命能量。

宇宙也是如此:我们肉眼看到的、看不到的一切有形之质,都属于(生命)能量。因此人体也是一团有生有灭的能量。一切生命体、非生命体,包括铜铁金银等元素都是不同的能量聚合体。

宇宙犹如一粒种豆:我们肉眼看到的豆粒就犹如宇宙的暗物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命能量(水分)就犹如我们能看到的宇宙物质,它只占宇宙的极小一部分。由于人体就是一个能量体,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能量的部分,看不到暗物质(非能量部分)。

宇宙如种豆,虽然宇宙物质与暗物质相比只是它的一小部分,但它(物质)却代表了宇宙的生机。

倘若能够跳出宇宙,那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暗物质才是有形之质,人类(包括各种物质)都是生命能量(虚化的东西)。

域内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德经》

人很特殊:人是物质,不是暗物质,但又诞生了精神,人类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我们眼中,人类是实际存在的,叫做“实”,人类的精神是无形的,叫做“虚”,虚实相依。但这种划分只是局限在宇宙之内,人类自身。实际可能是宇宙暗物质为“实”,宇宙物质为“虚”。

未来人类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认知和改造;二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认知和利用。

相关文章

  • 人之道(3):宇宙如种豆(补)

    我们生活的宇宙犹如一粒黄豆。豆粒分两种:一种是充满生机的饱满的,一种是干瘪的死亡的不能发芽的。我们的宇宙犹如一粒充...

  • 2021-07-20

    天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

  • 如何摆脱匮乏的心理状态

    丰盛之法贯穿整个宇宙,却不会流经以匮乏为信念的通道。——保罗扎特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

  • 202004第一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之道损的是我们无形的能量和气血,或者说注意力;补有余,补得是我们其实...

  •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

  • 人性商业策划:如何度过当前疫情下的经济萧条周期?

    天之道与人之道 宇宙间有两条底层法则调节着人类社会的财富流动路径!一条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条叫人之道,损不...

  • 雅月谈商道

    【专题:玉】 商之道,同天道。 天道者,损有余而补不足也。 商之道,通有无以有转无,利益天下。 人之道,损不足补有...

  • 天之道和人之道

    《九阴真经》第一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人之道呢,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父亲给3个儿...

  • 2018-01-1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道好像挺不公平的呀,不足还损,有余还补。那是人有问题,还是天有问题...

  •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煜?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之道(3):宇宙如种豆(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ml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