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蓝橙
孩子刚出生时,有“过来人”曾跟我说,父母的爱在孩子的眼里,都是带着刺的。
我认同一半,比如我们这代人往前,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但对于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我并不认同。我们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呼吁用爱和平等来维系亲情,怎么会用刺来对准孩子。
“过来人”没介意,她只是说:“等孩子大一点,你就懂了。”
1
我爸爸说他从来没有打过我!
这话说出来没人会信,还能有从来没打过孩子的家长?
那时20多岁的我掰着手指头给他数:
三岁,你和妈妈把我从沙发踢到门口,因为我耍赖皮想留在奶奶家;
五岁,我从幼儿园回来,你们把我按在腿上打屁股,因为我在幼儿园出来闹着不想回家。
七八岁了还被拍过巴掌,因为你说我犟嘴。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记得如此清晰,只是有时候,偶尔想起父母那板起的面孔,想起我怯怯的站在他们面前连头都不敢抬,全身就会充满丧气。
爸爸也无语:"我对你好你记不住,打你的事怎么记得这么清,没良心。"
我呵呵一笑:"对了,有一次例外,你把我打哭了,扭头就给我40块钱零花钱。"
爸爸鄙夷的看我一眼,似乎在说这么打脸的事一定是我编出来的。
我笑话他:"就因为我反驳你的观点,你说不过我,就气急败坏的往我后背拍了几下,疼的要命。"
爸爸吐了一口烟,绷着脸哼了一声:"那也是你说的不对。"
我没管他的表情,继续揶揄:"后来你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摸摸把钱塞进我手里,让我随便买吃的,你们这代家长啊,就是这样,就算做错了事心里发虚,却只会在背后用钱来讨好。"
爸爸听完后不理我,站起来迈开大步出门了。
两秒钟后,他又突然折回来,从门口探进头瞪了我一眼:"老了,连装威严的机会都没有了,就只剩下讨好了。"说完,"彭"的关上了门。
“从来就不会认真表达爱。”我讪讪的想:“大棒加甜枣的养育方式。威严也好,讨好也罢,这都应当归结于不会沟通,不善表达。这是他们这代人的通病!”
2
有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平时都很乖的她,见到我以后突然放声大哭,嘴里喊着:"我要爸爸来接,我就要爸爸来接!"。
教室门口拥挤着孩子和家长,我想把女儿先拉到一边再安抚,可根本拉不动,她死死的定在那里反复就一句话:我要找爸爸!
我由耐心劝慰到板着脸吼她不要哭了,通通没有效果,她哭的越来越凶,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那一刻,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遍布全身,我面对着张着大嘴嚎啕的孩子,感受着周围过往家长的目光,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怒气,用最原始的方法,对着孩子的屁股使劲打了两巴掌,然后不顾她的挣扎用力抱起挤出人群,匆匆逃离了学校。
跑到人员稀少的地段,我把孩子放在地上,不顾她声音嘶哑不停咳嗽,狠狠的批评她,我把我所有的火气都倒了出来,直到她抱着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妈妈你别生气了,妈妈你别生气了,我再也不哭了。"
没说完的话一下被噎到喉咙里,心猛地软了下来,我抱住她,柔声问:"知道哪里错了吗?"
她抽噎着点头:"知道"
我松了口气,心想,道理还是讲通了,我等着她给我这样一个答案,她做错的地方是因为找爸爸是无理取闹,以后不会再不讲道理了。
于是我接着问:"那你错在哪了?"
她抱住我又放声哭:"妈妈不喜欢我哭,我哭妈妈生气,我再也不哭了!”
听到这个答案,我心头重重一颤,原来她道歉,只是因为我生气了,她以为她哭是错误的,惹我生气是错误的。因为不想让我生气,所以愿意和我道歉,可是我却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体会过,她为什么突然这样思念爸爸。
一股歉意涌上心头,我从背包里拿出之前带来的棒棒糖,递到她手里,亲亲她的小脸,跟她说:"不哭了,看,妈妈给你带棒棒糖了。"
孩子的世界单纯的可爱,眼睛红红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在看见棒棒糖的瞬间喜笑颜开,搂着我说:“谢谢妈妈。”
我抱着她一阵恍惚,时光在这一刻重叠,我成了塞钱给我的爸爸,而她成了我。

3
那天起,我就经常想,或许以后,我的孩子也会牢牢记住每一次的巴掌,并把各种棒棒糖,当做我心虚的讨好,她理解不了我此刻的心情,就如同我也没有去理解她。
我对她的方式,还是渐渐带了刺,
我想起过来人后面还说了一段话。
她说:“只要你是真实的人,你的爱,就可以转换为千奇百怪的形状,它有时候是暴力,有时候是无奈,有时候是讨好,有时候是挫败,而孩子,只能用他有限的理解力去感受,所以在他们眼里,父母的爱,浑身都是毛病。父母与子女,注定是渐行渐远。”
但我想,我们和父母大概走的各是一个半圆,当人生进入了后半程,你与父母的渐行渐远,终会在下一代到来之后,再重新靠近,这一刻,你才可以真正理解他们。
那故意竖起的威严,其实是对自己的无力的惩罚,而那一点小小的补偿,却是满心的亏欠,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爱。
这不是上一代人的通病,这是做父母的通病,或者也不能说是通病,而是一个真实的人最真实的展现。
当我透过女儿看到了当初的父亲时,这一刻我才懂。
4
在这个原生家庭被妖魔化的今天,不再去过分苛责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孝和善。
在经历很多次被孩子引爆脾气后,我明白,当你无法顺利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抚平情绪,不懂怎么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观点,你用尽招数之后,充满了挫败、愤怒,最后为了快速平息,你除了施之暴力,用威严去压制,你别无他法。
并不是说这样就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他们,他们不是神仙,他们也是肉体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充满喜怒哀乐。
董卿在今年的一次采访中透漏说,她小时候是对父亲又怕又恨的,但是当父亲在她考上大学后的某一天,举杯对她道歉时,她内心充满了感激和理解。
有的人说,董卿父亲的严苛造成了她很多无法回避的缺陷,但是没有人是完美的,哪一对父母,都是在不断的威严和讨好中,一边矛盾自责,一边小心的呵护着这份亲情,传递着自己的爱。
5
今天因为自己和孩子都起晚了,导致一个早上都在火急火燎的赶时间,出门时,女儿坚持要自己穿外套,可因为衣服不够宽松,她不停的抓着袖子转圈,还是没有把袖子伸进去。
我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无法忍受,大吼了几声,然后一把扯过孩子的衣服,强行给她穿上,不顾她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飞速的奔出家门。
所幸没有迟到,到了幼儿园门口,我把她放在地上,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跟她道歉:“妈妈今天又做错了,不应该这样去吼你,妈妈以后尽量控制脾气,那你也要答应妈妈,晚上我们一起早点睡,明天早点起好不好?”
她看着我,抿着嘴,特别郑重的点了点头。
在《承认不完美,心灵才自由》一书中,威尔逊说:“一个跷跷板上,一头是神,一头是兽,人则站在中间;人一半是神,一半是兽,不偏不倚,跷跷板才能平衡。”
当我接受了父母无意的刺,我也终于知道,社会再进步,我们也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父母,即便我们学了再多的育儿知识,孩子依然会无比调皮,而你同样会力不从心,只好竖起剑芒,指向你最爱的孩子。
但只有认可所有的不完美,才会用自己爱的力量,让一切,最终都走向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