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把自己当种子,一辈子扎根土地的老人走了!消息来得猝不及防,让人难以置信,上午还在辟谣,下午这悲痛的消息铺天盖地打在了人们心上。他走了,真的走了,还是等大家伙吃饱饭之后才走的!
5月22日13点07分巨星陨落,91岁的袁老,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院士,就这么仓促地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稻田,离开了我们,天降细雨,为之悲恸。湖南长沙这座城市在这一天见证了全国人民对袁老的爱戴和哀悼之情。
湘雅医院的门口,竖起了三束稻穗,两边堆积着鲜花,人们以他的挚爱来悼念这个老人。我们都想方设法地走出农村,脱离农民的身份,因为觉得苦,觉得穷,觉得累。可他呢,见到过战火纷飞的国家,看到过很多人面黄肌瘦饿倒街头的画面,就立志要和土地打交道,这一打就是一辈子。
91岁高龄步履蹒跚,依然要到田地里去。身体不允许,家的对面就变成了稻田,那是他天张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上一看他的稻菽。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把自己活成了人们心目当中,再也无法比拟的那株璀璨的稻穗。
灵车驶出医院时,街道上一派肃穆,人们自发在道路两旁追着灵车哭着呼唤,“袁爷爷,一路走好!”这是能给予您仅有的祝福。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袁老,您看到了吗?那是人们对您的敬意!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对您的思念。
您一个人,感动了整个中国!
附记
袁老的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他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他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他说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让大家脱离饥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们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他曾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是粮食的重要性。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我都亲眼见过。大家都没有饭吃,叫花子过去讨饭,饭都没有,你讨谁?”当记者问他:“您是不是特别害怕这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袁老坚定地回了四个字:“不可能了。”
四字虽短,字字千钧,与他曾说过的那句“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样掷地有声。正如网友所说“奇迹来自泥土,一颗种子改变一个世界”
谢谢您成为了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谢谢您让这句“不可能”成为现实。

补记:袁老离开三个月后
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
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
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
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左右
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左右
禾下乘凉梦
一稻一人生
那一丛丛挺拔的稻杆
那一片片喜人的稻花
载着后辈们的思念
也载着袁老越来越近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