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摊经济一时间火遍全网,全国各地更具“烟火气”,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也曾经摆过地摊,这次地摊经济重启,也唤起了自己那段摆地摊有趣的回忆……
记得第一次摆地摊,那时我在一所镇中学当团支部书记。适值国庆节学生放秋收假七天,朋友劝我摆地摊卖土豆挣外快。
朋友介绍当地土豆7分钱1斤,辽宁省大连金州市场地摊3角5分1斤。差价这么大,多收点土豆去摆摊保证赚钱。
没做过生意,只算经济帐了,当时两个朋友帮助收了1万斤土豆。预算去了700元土豆成本,车费300元,其它费用800元,按3角5分卖出纯挣1700元,可是相当于我四个月的工资呀!
信心满满的,就好像钱到手了一样激动。
又通过金州区的一位亲属在大市场找了摊位,在学生放假前一天半夜把200袋50斤装的土豆运到了大市场。
没想到前两天还是3角5分1斤的土豆,掉到2角5分1斤了,当天卖出30袋。
不考虑掉价的事,我们三个人想头一天摆摊没经验,能卖这些就不错了,明天会更好的。为此我们三个买点小菜,喝点啤酒来个小庆祝。

更没想到的事又发生了,黑龙省讷河县运到市场土豆60吨,批发2角5分1斤。市场价格就像炒股一般说变就变,难以预测。
没办法只能随行就市,一天只卖了13袋,为什么呢?咱们的土豆质量和人家没法比。
第三天自己降价5元一袋只卖8袋,看架式白给人家都不想要哇!
有个典故大家都知道,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头,我头发没白,一夜醒来满嘴起泡。
第四天又下雨,三个人支个棚打扑克消愁解闷。后来去水果店买水果时闲唠嗑,认识一个大娘是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泪汪汪,相互之间感到特亲切,我们说明了情况。
大娘举家在这里做买卖有几年了,给我们出了个主意。建议我们拉到城外乡下去走屯子卖,说他们喜欢北边土豆做栽子,他儿子有半截小汽车可以帮助我们。
我们采纳了大娘的意见,由他儿子出车每天80元。
价格啥价都有,就图卖得快,谢天谢地二天半时间总算卖完了。
赶快买火车票回家,明天我还要上班呢,千里之外呀!
我安排一个朋友买票,一个朋友买些吃的带回去,我去商店给他俩买衣服,以表谢意留个纪念。
有趣的事来了,我共花360元买了当时比较时尚的三件黑夹克到了车站,等买吃的朋友到了车站却是空手回来的。
这是啥情况?
原来朋友去买吃的时候,正好看到抽奖的,他突发奇想,卖土豆没挣上钱,抽奖如中大奖5000元,岂不是有意外惊喜?
2元一张,抽了60张,120元钱没中一张。兜里一分钱没有了,没钱买东西不说,连打车的钱都没留。为了赶时间上火车,5里多地跑到火车,累得气喘嘘嘘,满头大汗。
惊喜没得到,却成了我们之间的笑料。后来有朋友相聚就拿这事寻开心,逗朋友说“玩票!”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同乡好心大娘给我们讲的,说她刚来这里摆摊卖大葱。没作过买卖,喊卖大葱喊不出来。
大娘看到临摊卖大西瓜,连介绍带吆喝,人聚得多卖得也快。大娘很羡慕,就用心里学人家喊卖大西瓜。
大娘的大葱没人过问,实在没招终于喊出口了,声音由小变大,敢喊了。
喊了半天有人过来给大娘送钱,大娘惊讶了。这人没买我葱,为啥给我钱呢?
原来大娘由于紧张,喊得不是“卖大葱”,是顺着人家卖西瓜喊的“卖大西瓜喽!”
人家误认为大娘和卖西瓜的是一家的。
有趣吧,看来开始做买卖,都有过笑话,万事都有个开头嘛。
第一次摆地摊,虽然受点苦遭点罪,其实收获也不少。
首先体验了做买卖的辛苦,懂得了生活不易,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
明白了摆摊人说的"快马撵不上青菜行”这句话的含义,这也是摆摊切身体会。
还有摆地摊卖土豆,到家数钱算帐,没赔上,还挣了428元。也是一小小桶金吧,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呢!
现在回想在金州大市场摆摊时看到的景象,男女老幼各种身份,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各类小商品,各样小吃,各种生活品,齐全的瓜果菜蔬,诱人的山珍海味……
那真是"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呐!
这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也是一段难忘而有趣的记忆。
两个朋友,“玩票″回来在当常年摆地摊卖土豆,土豆粉条,粉面子,现在开加工厂成老板了。
另一个摆摊卖服装,现在也开服装店了。
这次地摊经济重启,全民摆摊,现在正是风口,我也追风去。
我组织三个无业的亲友准备合起来摆地摊,这样互相有照应,降低有些费用,还能增加竞争力。
项目共有三样:1、书籍,2、女人孩子新奇特小饰品,3、老年人的保健品。
您说行否?您支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