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浸润。浸润最重要的是避免误区:
- 每天半小时V*KD就叫浸润啦?
No. 输入(听/读)+输出(说/写)加起来每天两小时起跳,才配得上叫“浸润"。
2. 孩子不爱看绘本/书,我(家长)英语也不行,没法浸润?
No.看东西费眼睛/无法集中,可以换成听书,配合一定量的动画片。家长英语不行,找到发音标准语速较慢的材料给孩子听就行。注意不要强制孩子一动不动坐在那里搞英语,可以刷牙时侯放一点,吃晚饭家里一起看一看,培养对语言的亲近感。幼儿园阶段动画片推荐如下:

3. 浸润好了就可以不学语法了?
Not really.说到底,国内能真正给孩子提供浸润环境的家庭太少了。即使做到上面说的每天2小时,其实也难以达到真正“像母语一样”。到了需要应试的阶段,尤其是写作,大概率还是需要一些系统性语法和写作训练的。
4. 语言黄金期不学,就完蛋了?
其实也不是。我本人是10岁接触ABC,14岁通过大学四级的。语言敏感期过去后,只是“吸收窗口变窄”,并不是关闭。甚至语音,也是15岁还没接触到足够量母语者环境才会定型为“不够标准”。所以,上面三点能多做就多做,但切忌为了“赢在起跑线”报了一堆不知所谓的班或者让孩子因为家里过度强调而害怕/讨厌学英语。
祝各位家长避坑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