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

作者: 枯叶萧瑟 | 来源:发表于2020-08-11 16:28 被阅读0次
枯叶习作

最近三个多月枯叶在学习传统水墨画,一边学习,一边去搜集一些有关的各种资料,前面枯叶也说过,水墨深似海一入出不来。

这一点,枯叶虽然已年近暮年,但是,非常感谢自己生儿逢时,才有机会活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去搜集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的跟着各路老师们的解析,认识了不少的古人以及他们的传世之作。由此也看到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人格与尊严,强大在脆弱中,同时,脆弱也在强大中。人格与尊严不可泛化,泛人格亦无人格,泛尊严亦无尊严。也由此看出,利益之争,事功得失,一时是非,等,都与人格尊严没多大关系。在历史的角落里,躲藏着他们不对称的抗衡,他们把谁也不放在眼里,他们用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绘制出一幅幅传世经典。其中枯叶最喜欢云林的,潇洒飘逸,天地间无我的至高境地,人格尊严的表现,不仅仅是强硬,强硬只是人格的外层。到了内层,人格的天地是最幽微的处所,它是一个水不流花不开的世界,是一个近似于不动的寂寥宇宙,没有颜色,没有人烟,没有喧嚣,甚至没有一片绿叶,也没有一片游云。有位古人说:每叹世人辄学云林,不知引镜自窥,何以为貌?

(文:枯叶萧瑟,图:枯叶抄碑文剩下的纸头上习作)

相关文章

  • 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

    最近三个多月枯叶在学习传统水墨画,一边学习,一边去搜集一些有关的各种资料,前面枯叶也说过,水墨深似海一入出不来。 ...

  • 20200328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引论·文化定义

    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沉淀为人格,对人类各民族而言,更重要的是集体人格——荣格 001 喜马拉雅的博士课程 怅然于中国艺...

  • 《寻觅中华》——文化人格

    《寻觅中华》——文化人格 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余秋雨在《寻觅中华》中把中国文化人格分为三种,第一重,慷...

  • 读书与写作的意义

    荣格说:文化的沉淀是人格。 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好的书籍...

  • 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

    深刻意义上的文化史,也就是集体人格史! 一种大文化,不能永远匍匐在“立竿见影”的泥土上! 绝不和种种成就观念辩论,...

  • 拿怎样的精神过怎样的生活

    拜读学习 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化课》,按余秋雨老师的定义,所谓文化就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终沉淀为...

  • 余秋雨湖畔大学解说儒释道

    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后的沉淀物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儒家文化塑造的集体人格理想是做君子;佛家的...

  • 【日记】春分·君子

    ​我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余秋雨《君子之道》 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

  • 庄子:何为真人?何为大宗师?

    文化的最终形态是集体人格,无论你是80/90/00后,无论你是不是读过庄子,道家的这种「真人」人格,在你我出生之时...

  • 文化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ojy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