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的宗室女,其远嫁吐蕃松赞干布成就了一段民族和睦、民族交流的佳话,造福了汉藏同胞,被历史永远铭记。然而,想不到的是,促成这一佳话的缘起,却是一场战事!

贞观8年,松赞干布首先遣使大唐,后来唐太宗也遣使出使吐蕃,双方开始了初步互动,松赞干布听闻大唐藏有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心中十分渴望,便再次派人到唐朝,并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嫁妆肯定就有佛祖等身像了),没想到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唐朝拒绝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贞观12年秋,松赞干布便借口唐朝属国吐谷浑作梗提亲一事,亲自指挥20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松州一地,对大唐施加压力。在大军压境的同时,松赞干布仍然念念不忘唐朝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和唐朝公主,继续派遣使者到唐朝国都,表达希望迎娶公主的愿望。虽然最终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退出唐境。但这场战事也让唐帝国领教了吐蕃王朝不容小觑的实力。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一代明君唐太宗出自和平考虑、政治需要,最终同意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请求,遂册封文成公主,让她带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文成公主以一弱女子之身远涉千山万水,嫁给素未谋面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3年后即去世),在万里异乡雪域高原生活30余年,把唐文化的营养倾注于这片古老的土地,其功其德,理应被我们后世所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