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发表的论文,专家历经10年发明出可以使皮肤不暴露在阳光下也能起到晒黑效果的新药物。黑色素具有保护身体对抗紫外线的作用,因此这项研究可能会减少罹患皮肤癌的风险。
文章发表于13日的美国科学杂志Cell Reports上,研究组发现这种药可以促进皮肤上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化。研究组强调为了防止潜在的药物副作用,还需要经过反复试验。

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黑色素细胞活化酶(酪氨酸酶)加速催化作用而产生黑色素蛋白,而黑色素具有保护身体对抗紫外线的作用。
研究者在实验用的红毛鼠皮肤上涂上药膏,观察小鼠皮肤变成晒后的黝黑色。红毛鼠的皮肤和欧洲一些(红色毛发的)白种人皮肤特性相似:皮肤特别容易受紫外线影响导致损伤。
实验初期,证实一种叫做“Forskolin”的药物,可以使红毛鼠皮肤在不受紫外线照射情况下变黑。但是,人的皮肤相比动物皮肤而言,毛较少,为了适应温度变化和环境需要进化得较厚。所以药物在局部皮肤上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
历经10年终于找到答案
论文作者之一,美国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皮肤科负责人,美国哈佛医学院皮肤科学教授解释说,“人的皮肤是非常好的屏障,药物很难渗透进去。”因此研究没能顺利进行。
但是,研究人员在10年后找到了线索——药物的化合物群。研究团队使用和引起色素沉淀的化合物群集中在同一路径的其他种类酵素进行试验,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用保存在实验室里的人体皮肤样本进行试验,皮肤会按涂抹比例变黑。这样的效果可以持续数日。
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红毛鼠 在大剂量敷药情况下,1~2天皮肤几乎完全变黑。不再敷药后,一般需要1周左右时间,皮肤再生,效果消失。
皮肤是比较容易受到癌症侵袭的器官,其中大多数案例与紫外线有关。
作为长期目标,不仅仅要使皮肤在不受太阳光线照射下“晒黑”,还要开发出可以吸收部分紫外线的防晒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