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译文:庾公(庾亮)所乘坐的马中有一匹是“的卢”马,有人跟他说让他把它卖掉。庾亮说:“要卖它,就一定有买它的人,这样就会妨害他,怎么可以把对自己不利的事转嫁给他人呢!过去,孙叔敖曾打死双头蛇,以保护后来的人,这是古代的美谈。我去效仿这件事,不也很豁达吗!”
(的卢马,是指额头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古人认为这种马对主人不利。又有的版本说这种马能辨别出骑上马背的这个人是否有能力把它驾驭。对于大多数没有能力驾驭自己的人,这种马就会发起性子,急速奔跑,将骑马的人从马背上摔出去。庾公既然乘坐过这匹马,也许并没有见太大危险,那么对主人不利的这种谣言自然不攻而破。在古代,能够不信迷信,还是值得称赞的,不论他是出于什么原因。)
32.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译文:光禄大夫阮裕(阮籍的族弟)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一辆很好的车,不管谁向他借车,他都会同意。曾经有个人要安葬母亲,很想借车,可是不敢开口。阮裕后来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可是让别人不敢借,还要车子做什么呢?”就把车子烧了。
(这个阮裕也是个真性情,好冲动之人。如果是我,可能会分析一下,不敢借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原因,还是车子的原因。虽然能理解他那颗乐善好施的心,不过焚车这种行为真的好吗?)

33.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译文: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一次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惩罚他喝烈酒,老人醉得很厉害,他却还不停止惩罚。谢安(后来官至太傅)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哥哥说:“哥哥,老人家多可怜啊,你怎么可以太过分呢!”谢奕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弟弟你想把他放走吗?”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一个小故事就能看出兄弟俩的不同性格来。谢安自小就有仁爱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无怪乎后来能做到太傅官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