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南卫视的开年演讲节目,昔日的“乒坛皇后”邓亚萍款款走来,她依然从容、自信,而且更多的是历练后的成熟、稳健,胸有成竹的气势!
没错,大家熟悉的邓亚萍是一名奥运冠军,大家肯定好奇,这些年她去哪儿了?在干什么?邓亚萍以铿锵的声音给出了大家答案:在打工!
她说:无论是什么职业,什么职位,只要从内而外,从始至终为梦想拼搏,用努力和汗水创造未来,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打工人”。
1.选择退役,决定进修学业
1997年,24岁的邓亚萍选择退役,进入清华大学,从零开始,进修英语专业。
她的英语是一张白纸,但是她并不害怕,坚持三个“第一”,默默地一直努力……
从第一个字母学起,
从第一个单词背起,
从课本,第一页读起。
好多人不解:“你都那么成功了,学历重要吗?从零开始,太难了,你图什么呀?”
邓亚萍的初衷很简单,希望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掌握人生更多的主动权。
从最初只会认26个英文字母的“清华最差生”,经历不断的自我“扒皮”,最终收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的殊荣。
“完成学业后,新的领域向我抛来了橄榄枝。自此,我就真正开始了打工生涯。”邓亚萍悠悠地说,那是品尝了“苦尽甘来”的人才有的甜美和喜悦。

2.来到贵州丹寨走基层
后来,邓亚萍以“宣传大使”的身份,来到贵州丹寨走基层。通过这次短暂的经历,她意识到了给老百姓打工的重要性。
她说:“我的工作就是服务百姓。”
后来这个偏僻小寨的旅游真的被激活了,丹寨的蜡染为更多人所知。
“这不是我的功劳,是全县17万父老乡亲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他们也都是为自己拼搏的优秀打工人。”邓亚萍说。

3.对于电子竞技的独到见解
前不久,邓亚萍参加了电竞俱乐部,也就是家长们谈虎色变的电子游戏。作为一位母亲,她对电子竞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认为传统体育与电子竞技两者都是竞技体育,在竞技场上能胜出的,只有坚毅、果断、坚持不服输的选手。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用于任何行业皆准的精神!
邓亚萍说,不仅仅是体育竞技,大众对体育本身也有误解。所以,她想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些看法。
她参与设立了体育产业基金,想以自己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活动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无一幸免,体育事业也停滞不前。这次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些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命运如何走向,常常对未来抱有怀疑。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不能往下走?靠的是你的独门绝技。”
我的独门绝技就是“干”,干活,再干活!你不干,怎么“活”?
这是她14年的运动生涯里 ,不断地重塑自己,挑战自己,打破自己的唯一方法。

4.展望2022年北京冬奥会
演讲的最后,邓亚萍展望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她说,北京即将成为一座同时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这是对我们14亿打工人努力的回报。
作为新时代的打工人,我们要传承奥运精神,做到:更高,更快,更强,用黄皮肤凝聚全世界的目光,用奥运精神团结五大洲的力量。
最后,我们用邓亚萍演讲的结束语来共勉吧:
一切平凡的人
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
一切平凡的工作
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致敬打工人,致敬不甘平凡的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