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绍兴的鲁迅路(散文)
文/小点
家乡绍兴,在我的记忆里,那里的路、那里的水、那里的山、那里的人让人留恋。那里巍峨的寺塔、轩昂的府第、雄伟的殿宇是古老文化的见证。那小桥流水,娓娓道来千年古镇的韵味。那里烟雨画廊,船浆清荡,划开阵阵波涛。漫步水边的青石路,便是江南的柔情与雅致,充满了古典水乡的情怀。
走在绍兴的鲁迅路上,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常常唤起人们对这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的追忆。坐落着一溜粉墙黛瓦,被称作"台门"的景致,那里有百草园、三味书屋、土谷祠等一系列老建筑,以及鲁迅故居门前淌过的古运河,这座宁静祥和的历史古镇,经过历史的沧桑,踏上鲁迅路,就处处感受到鲁迅的存在,重现中华文化的底蕴。
绍兴的鲁迅路,藏满文艺旧时光。地上都是旧旧的青石板,小巷的另一侧是一条小河,潺潺流水构成美妙的风景。这条路并不长,贯穿南北,小巷的古迹陈列其中,不过这里的老街保留着水乡原始的风貌。沿着小路到河道边,有一座谢公桥,桥上是一条长廊,可观赏到河边古建筑在水中的倒影。站在桥上凝望,远处路旁杨柳依依,白墙黛瓦,妙不可言。
鲁迅是我们心中的大师,文学的图腾,民族的灵魂。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文章大量地入选中学课本,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祥林嫂》等等,这些惊世之作,都代表新文化的经典。鲁迅的个性和文风都非常鲜明,他性情刚毅,人格特征可谓硬气,有血性和骨风。他的思想锐利,不落俗套,笔墨犀利,令人难忘。“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人生态度的宣示。
舌尖的绍兴,鲁迅路上的文化长廊,市井风俗的长卷,招引八方游客。鲁迅路边,让人品尝着一盅滋味醇厚的陈年老酒,踏入沈园,仿佛看见陆游与唐婉的绝美爱情。初见时惊鸿一瞥,南柯一梦是你,重逢时始料未及,别来无恙是你。这条路,承载着唐诗宋词的意韵,犹如一本老画册以及淳朴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多姿的越地风情,让人心旷神怡。
鲁迅路的前面,一块不大的园子,这是鲁迅的童年乐园一一百草园。抬头望去,经过风雨洗礼的青砖房,一个普通的菜园,却成就了一位先行者的思想。透达菜畦,沉静的百草园仍旧收藏着曾经的美好时光。“乐园百草绿葱葱,鲁迅童年背影清。翠翠首乌伏地走,长长藤蔓绕墙行。”这首诗是对百草园的真实写照。从百草园出来,步行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门进来,便到了三味书屋一一鲁迅少年时读书的地方。鲁迅使用过一张两抽屉的木桌,是鲁迅积累丰富文化知识的场所。“三味书屋悬上方,风来翰墨尚留香。课桌排列红光照,戒尺横担紫色藏。”生动细致描绘了三味书屋风情。
鲁迅路,通向文学的大道。鲁迅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看到“路”这个字,对于生命来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生命一直向前,它绝不会因为人们自己的萎缩退步而回头。生命的路也就是人生之路,站在绍兴鲁迅路口,眺望着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烟雨亭阁诗画眠,编织着人们的梦想,演绎着人生的美好憧憬。
故乡韶兴的鲁迅路,留下无数个脚步,这脚印由小渐大,由浅入深。我要沿着这条路,踏实走出每一步。它像铮铮作响的琴弦,永久地感动着我的心灵,时时流淌出水乡的音符。无论我走多远,你永远是我梦中的路,心中不磨灭的文学路……
2022.9.16.零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