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RIA学习力导师授证班输出合辑
「RIA学习力」《故事思维》No.4,熊媛

「RIA学习力」《故事思维》No.4,熊媛

作者: 0c713c7ef985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2:11 被阅读7次

拆页五    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的时候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只关注一个)。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

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例,无论是让有稻草房子的猪、有木头房子的猪还是有石块房子的猪,又或者是狼来讲,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道格李普曼在他的书《增强你讲故事的能力》里指出了这一点)。

理论上说,如果你从有稻草屋的猪的角度,给狼讲了一个足够好的故事,狼就会理解这只猪是怎么想的,知道从这间稻草盖的房子里能看到什么。如果这个故事并不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无论如何,狼还是会“吹倒它的房子”。如果故事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比如说这只猪的妈妈和狼的妈妈是一起在博伊西长大的(我扯得有点远,是吧)──狼就可能会被影响到,让住在稻草屋里的小猪多活上一段时间。

叙述的过程,其实是叙述者和倾听者选择并交流一个特定观点的过程。当你想让人们去“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一个故事就可以将他们从一个视角带到另一个视角。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财务经理可能只会看到,由于回访客户增多,相关费用水涨船高。对于一个销售经理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拓宽财务经理的视野,从而让他赞成这些花费。

一旦财务经理“看到”一次回访挽救了大量的订单──嗯,这就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不是吗?

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故事就是这样,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遭,可能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做决定的原因了。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或许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们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我们认定了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跟着感觉走了。一旦养成了习惯很少再回头反思。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I,重述知识」

1、梳理拆页内容,整理出讲故事的角度有哪几类,并继续头脑风暴,将类别补充到5类以上。

讲故事的视角,在文中出现了《三只小猪》的多个角色视角,还有道格在他的书中的视角,作者视角(猪妈妈和狼妈妈),叙述者和倾听者的视角。财务经理和销售经理的不同视角(看待回访)。过往的正确(新经历视角)和习惯(潜意识视角),很少会反思(理性的意识视角)。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法庭的判定,有1.受害者视角 (原告) 2. 加害者视角(被告) 3. 双方的律师  4.证人视角 5. 法官视角(中立)6.陪审团视角  7. 家属视角  8. 观众视角  9. 媒体视角  10.组织视角(社会视角) 11.由此产生出的相关利益;国家等更多视角。

其次我们会有1. 自己的视角 2. 对方的视角 3.第三方的视角 4. 听众的视角  5.更高维度的视角 。(空间视角)时间视角:过去;现在,未来。 

这个角度的梳理,让我从说服力和角色界限这个主题,又积攒了一个故事素材。

2、说说你过去讲故事的角度常常是哪一类,为什么?

自我视角,而且是消极思考的自我视角。 我近期觉察到一种当下的视角---观察, 发现我常常从未来的视角,特别是后果和风险来看问题,会基于过去的数据或经验做一些消极的预测,我这一两年一直在调整,现在自我意识到这一点越来越强了。 

「A1,激活经验」

挑选一个你从来不曾尝试过的角度,改编前几天任意写的一个故事。完成后,说说你的感受。

我的这个辅导学生,我从他的视角想过了他的处境,然后我用愿景故事来描述一个成功的男孩的成长路径,在昨天和儿子回来的路上,我和儿子聊了这件事情,给了他一个提议,让他带电脑来教这个孩子编程,儿子可以用教巩固自己所学的,然后赚学费交自己的学费,寒假的时候来尝试,我忽然对这件事情有了新的理解,和我教养孩子挂上了钩。 

我今天早上回复会员发展长老收会费的故事,也让我察觉,1.作为会员发展长老的视角,他希望大家一样一次收上来。但现在有入会时间不同的现实,他觉得好烦。 2.而这个好烦其实是来自他的另一个角色--财务,财务要和总舵数据对接(他本身也是财务)。和他的对话中, 我觉察到他需要的支持是什么?是我们过往的数据经验。在和她的这次沟通中,我有了一个视角:财务更合适由哪位长老兼任?这位伙伴的特质非常适合会员发展,由于她本身懂财务,加上责任心比较强,就没有更换,而这次显现出她的特质可能不太适合数据类细节工作。 

多视角看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火花,这是干扰呢,还是洞见的呢,需要整理和分析。 借由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编写出新的故事,影响他人。 我可以在徒弟向我反馈的观察家和拆书家观点冲突的这件事情上,向新舵主提议线下练级的流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RIA学习力」《故事思维》No.4,熊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p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