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作者: 金俊杰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16:43 被阅读657次

有句话叫“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说的是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又被认为是因疏忽大意刚愎自用而造成失败的典型事迹。

先不提马谡。

每次听说大意失荆州这句话。我自是愤愤不平。

诸葛亮《隆中对》给刘备的战略构想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荆益是蜀汉根基,缺一不可。当荆州在关二爷手上一丢失,刘关张一生纵横东汉末年矢志不渝的王图霸业之理想,都付笑谈中。

大意失荆州强调“大意”二字。这么一强调,责任全在了关二爷的身上。再引出之后蜀汉猇亭惨败,刘备身死白帝城,诸葛亮姜维以攻为守出祁山伐中原。故事一路朝悲剧方向发展,大蜀国一路悲歌。好像所有的不幸的起点,都在关羽这个大意上。

我从来不认为关羽是大意才丢失荆州。所以,听到大意失荆州这句话,自是愤愤不平。我不认可这句话里的评判。

先来看一看荆州战役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建安二十年,刘备攻占了益州,孙权以此为借口索要先前借给刘备的荆州,刘备则借口夺取凉州后再归还荆州。当然,这是三国演义,坊间戏台的故事。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是,根本不存在借荆州一事。

东汉末年华夏十三州,荆州是其中之一,幅员辽阔,包括现今的湖北湖南全境,以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这么大的地方,难道东吴会借给刘备?

借给刘备的是荆州里的南郡的其中一部分,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说借,应该说换。是一种利益交换,就是刘备集团把自己所有的某地的管辖权移交给孙权集团,而孙权集团把南郡的自己所有的地盘交给刘备,这么干,双方都能捞到好处。据我研究,刘备从孙权那里换来的地方是南郡北方。且叫北南郡。

后来,孙权想要回的就是这个北南郡。刘备不是傻子,你说要回就要回?我得有既得利益才行。孙权又拿不出能满足刘备益利的筹码。那么,双方就摩擦不断。

建安二十年,刘备不还北南郡,东吴的吕蒙就开始动手,偷袭了刘备所掌控的长沙、零陵、桂阳等地,恼羞成怒的刘备亲自率军来找孙权算账,原本就镇守荆州自家地盘的关羽也对东吴虎视眈眈。眼看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恰好此时在刘备前脚占领益州之际,曹操后脚占领了汉中,直接对蜀汉政权造成威胁。为了缓解西北局势,刘备在荆州稍作了妥协,和孙权达成蜀吴荆州联合公报,发表若干重要历史文件,均强调两家平分荆州。这时,荆州问题算暂时和平解决。

没有了东南方向的顾虑,而且在此镇守的是蜀汉第一大将军关羽关云长。刘备就腾出手和曹操在汉中展开了长达两年的拉锯战,史称汉中之战。刘备军初期不利,直到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魏的西线总司令夏侯渊后才扭转形势,再加上赵云指挥了一场漂亮的汉水之战,曹操放弃了对汉中的争夺,刘备进位汉中王。

这时,诸葛亮《隆中对》的设想已经实现。刘备在西北出汉中,关羽于东南出荆州,像一只螃蟹的一对巨钳,对曹魏展开钳形攻势,重钳出击!

就在刘备称王之时,关羽开始北伐。这就是隆中对的实施。假如一切顺利,刘备肯定会出汉中向北挺进。

当时,曹魏这边的反曹势力打着复兴汉室或者反对苛捐杂税的名义响应关羽。曹操派出了征南大将军曹仁镇守荆州曹魏所控制的南阳郡樊城。摆明是去防御关羽的。

战斗一打响,关羽就以少于敌军的兵力孤军北上,并且打得曹仁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曹魏派出左将军于禁率领七军前去解樊城之围,关羽水淹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

不但樊城里的曹仁慌了,许都里的曹操也慌了。建安二十四年那个秋天,南方战场大雨磅礴,寒气逼人,戎马一生的曹操此时此刻真正感到了恐惧,当年年少时一人一刀刺杀董卓,官渡之战直面强大的河北袁绍,在赤壁的大火里仓皇北撤,在潼关被马超逼迫割须弃袍,往事历历在目,唯有一点相同,都不曾让其恐惧过,因为还有余地,反击的余地。而这次不同,关云长打掉了樊城战线,突进曹魏复地六百余里,围了襄阳,过了汉江。兵锋直抵国都许都。

曹魏的根基动摇了,这让他真正感到了恐惧。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袁绍。

建安二十四年那个秋天,关羽抵达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三国演义里用“威震华夏”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不但在三国的历史里,甚至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里,恐怕只有他关云长一人有资格独享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字。

于禁军全军覆没。曹操再派出徐晃前去支援。徐晃到达后不敢出战,连自己的属下都看不过去在骂主帅怯战。徐晃沉住了气。曹操陆陆续续派出了十二个营的兵力交给徐晃。这时,徐晃才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关羽解了樊城之围。

隔岸观火的孙权有两个选择,要么从东线出击进攻徐州响应关羽,要么回师南郡对关羽趁火打劫。

假如选择第一条策略,估计曹魏政权就此崩盘。

东吴的最高军事决策层经过一番权衡,选择了第二条策略,攻打曹操不仅要劳师远征,而且极有可能会让刘备取代曹操一家独大,不如抄了关羽的后路,拔掉关羽这颗钉子,彻底清除刘备在荆州的势力。

在许都的司马懿,蒋济都猜到了孙权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劝下曹操的迁都计划。

当年十一月,东吴将士隐蔽西进,对关羽展开了冬季攻势。吕蒙和陆逊唱起双簧,一人装病一人领兵。白衣渡江,偷袭江陵。

陆逊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退回西川的道路,吕蒙则拿下江陵。

南郡太守糜芳,当朝国舅爷,荆州军事集团仅次关羽的二号人物,投降东吴,献了整个南郡。关羽的整个后方就被东吴轻易拿下了。再加上唯一可对关羽施援的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拒绝援助。关二爷就败走了麦城。

这不是大意,而是无奈。和前朝楚霸王垓下之围有着惊人的相似。

身处关二爷如此境地,我想任何人都回天无力!

关羽北伐,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绝对是整个蜀汉政权的主张而并非是他一意孤行。

他先打曹仁,这可是大魏国未来的大司马大将军,史书记载“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先秦力能举鼎的勇士孟贲,夏育能比曹仁勇多少?以八百步卒破东吴十万大军的张辽够厉害吧,曹仁比张辽还厉害。曹仁被他打得龟缩樊城,已经做好了弃城的准备。

他再打于禁,史书记载于禁“最号毅重”,是曹家最稳重的将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30年,伐陶谦,战吕布,拒袁绍,斩刘辟,杀眭固,降梅成。是可以带着一个警卫排就可以平叛的狠角色,可以说在荆州战役之前,曹魏阵营找不出战绩比他更高的将领。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活活生擒。

他最后打徐晃。这是曹营治军第一的将军,几乎一生未尝败绩,曹操都亲口说徐晃是“吾之周亚夫”。徐晃根本不敢出来和关羽叫板,等优势增援抵达后,他才敢出来以多打少。

而且曹仁身边还有个满宠,于禁身边还有个庞德。徐晃身边是整整十二个精锐营。

这是一场关系到曹魏国运的战役,曹操向荆州战场源源不断投入兵力物力财力,这是一场关系到东吴国运的战役,孙权不惜破坏联盟不宣而战。

这是一场关系到蜀汉国运的战役,可是关二爷除了孤军奋战什么增援都没有。失败是在所难免,而非大意。

他前面的对手是三国历史上最华丽的阵容之一,彼时曹家大将夏侯渊阵亡,张郃防御西线,张辽镇守东线,剩下的最能打的几位曹仁于禁徐晃全部抵达襄樊战场轮番来战。他身后的对手,是吕蒙和陆逊这两个东吴大都督级别的人物,在不断玩阴谋耍诡计捅刀子。

攻不破樊城他能想到,盟友反水他也能想到,他想不到的是自家国舅爷竟然卖了铁桶一样的大后方。

世人往往说关羽太傲。

举两个例子吧。先前糜芳大意烧了粮草,关羽出征在即,留下话,“当还治之”,回来收拾你。这也被认为是糜芳因为惧怕关羽凯旋归来后处罚自己而选择投降东吴。孙权曾向关羽提亲,关羽回答虎女怎么会嫁犬子,自己的虎女怎么会嫁给你的犬子?。

他是镇守一方的统帅,任何人犯了军法都要遭到处罚,否则怎能服众,恐怕是看在糜芳是国舅爷的份上才说一句“当还治之”,而不是“当即治之”。

蜀吴时战时和,关系亦敌亦友十分敏感,这个节骨眼上孙权跑来提亲,这样的事情刘备看在眼里会怎么想。恐怕是孙权在玩诡计挑拨离间吧!关羽不但拒绝,并且还讲出不好听的话来,无异是对刘备表达了忠心。

关二爷的情商智商都是数一数二的,何来傲慢。

相关文章

  •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真实内情

    关羽大意失荆州,几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却没人考虑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真实内情,其实关羽大意失荆州只是被人设计而已...

  • 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有句话叫“马虎失街亭,大意失荆州”。 说的是马谡失街亭,关羽失荆州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又被认为是因疏忽大意刚愎自用而...

  • [三国的碎玉]失荆州

    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不是的,从一开始,关羽就连出昏招。 拒绝了东吴的和亲,就破坏了“东和孙权”的战略。再说,孙...

  • 让关羽守荆州,是诸葛的失算吗?

    让关羽守荆州,是诸葛的失算吗? 跟人家诸葛亮毛关系? 大意失荆州是结果,是关羽在一次战役层面上的失败,导致了战略层...

  • 三国时期,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吗?

    关羽真的是因为大意而失掉荆州的吗? 相信在生活中,“大意失荆州”已经演变成了一句民间成语,用来形容因为...

  • 三国之荆州为何丢

    三国中‘大意失荆州’拉开了蜀国衰败的序幕,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那荆州之失真的仅仅因为关羽‘大意’吗?我看未必! ...

  •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大意吗

    关羽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非常著名的一个人物,而且人们还把它作为忠义的代表,关羽这一生也做过许多非常有名的事情,比如说...

  • 不必苛求关羽失荆州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的丢失,似乎都是因为关羽的大意。这样就把责任推到了关羽身上,好像是关羽没有...

  • 关于败走麦城宁死不降是否值得?

    大家都知道关羽吧,现在还有调侃“关羽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的歇后语。而在关羽失去荆州以后,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带着...

  • 看《三国》有感 完

    昨天在旅馆,快进式看完了“三国” ,经典的大概是 关羽刮骨疗伤,水淹七军,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大意失荆州,最...

网友评论

  • 风未冷:蜀国是三国中最输不起的政权,根基不稳,人才凋敝,灭亡也是历史的趋势
  • 9点28分:关羽的强悍已经让东吴感受到了压力,只可惜需要协调的势力太多,需要照顾的情绪也太多。一直以来对三国演义理解得比较片面,受教了!
  • 张梓彧:这不是为关羽正名了,而是一个忠实的关羽粉。大意失荆州,纵然错不全在关羽,然而他是荆州主帅,丢了荆州也该负主要责任。我承认关二哥的能力,忠诚,但也不否认他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前他是将军,冲锋杀敌,傲视一切,忠于刘备,这没问题,很有忠义,令人钦佩,连曹操都想收为己用。但作为镇守一方的统帅,这股傲气迟早会断送他的命。
    再说隆中对,作者说隆中对的设想已经实现,我只能说很抱歉,并没有,隆中对说的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四个字很关键"天下有变",可惜天下未变,刘备刚夺取汉中,虽然打败了曹操,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根本没有后劲继续北上配合关羽的进攻,说关羽践行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恰恰相反,我赞成易中天说的关羽破坏了隆中对的策略。
    关羽实力超群,打败了曹仁于禁等魏国大将,但后院起火是他始料未及的?还是他自己种下的恶果呢?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只知道关羽镇守,可曾听说有谁辅佐?刘封孟达又为何不派增援?糜芳那么早跟的刘备却会背叛又是为何?这些原因关羽没有责任?
    即便最后,关羽未败,甚至赢了,蜀国也未必能复兴汉室。曹魏根基稳固,民心多已归附,动荡了那么多年,谁愿意和平的地方再掀战火?东吴也不可能和蜀国同心协力,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再者,蜀国后继无人,关张赵黄都老了,还能征战几年?谋士除了诸葛亮还听说过谁么?庞统法正都死了,指不定马谡还会丢个街亭之类的拖个后腿。
    虽是拥刘反曹,但有些历史趋势是必然的,就像南宋那么多名将,依旧无法阻止灭亡的趋势,但也正有了这些名将,才有那么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历史是悲壮的,无情的,但我们可以用艺术的方法把它变得美好一点。
    丢荆州我倒希望责任全在关羽,因为他骨子里的傲,是牛人都具备的,谁没有一些缺点,即使这缺点致命,但能成为后世楷模,也是因为他骨子里的这份傲气,他忠肝义胆,当为蜀国第一大将,所以丢了荆州也不丢人,并不影响他的地位和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最后说一句,荆州本就是诸葛亮守的,要不是刘备没用,打不下蜀川,何必要召唤诸葛亮前来呢?祸根早已种下,曹操有五大谋士外加司马懿,也不过统一个北方,刘备只有诸葛亮一人,能坐拥两州本就不易,又岂能得陇望蜀?正如曹操赤壁一败,刘备打败了曹操,也膨胀了呗。
    12eb364a857b:@张梓彧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幻术学徒:好!!!二爷永远是武神!
    金俊杰:对!!!
  • 身在白云外:毛泽东批廿四史,在说到这一段时就曾说过,蜀汉之败始于《隆中对》,千里之远,兵分两路,兵家不取。
    身在白云外:@吾道唯孤 嗯,当时就该变。长安已非旧日长安,可孔明的目标不变,依旧走汉高祖的路线北进,主要打的是政治仗。
    吾道唯孤:不同时代,战略方针不同吧
    金俊杰:@身在白云外 两线作战向来是兵家大忌,比如拿破仑,希特勒。毛主席的话在理,但是我还是更加赞成《隆中对》,此一时彼一时,毕竟对当时局势判断最清楚的无非曹刘孙诸葛等少数几人
  • 80e7d7e2319d:作者分折有理有据,客观为你点赞!👍👍👍
    80e7d7e2319d:己关注,我也喜欢历史,谢谢分享!
    金俊杰:@L_87ca 谢谢
  • 三俗哥:作为老乡,罗贯中为什么要黑关云长?
    幻术学徒:老罗希望二爷直到最后一刻都是神,如果不是大意他能回天,就好像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很聪明,只是不肯用功一样。
    金俊杰:不能算黑吧,三国演义对关云长着墨颇多,都是正面形象,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老罗站在评书的角度理解
  • e32e95bc1ac6:写得真好,但历史无假设,细节决定成败!!!
    金俊杰:谢谢
  • 客居维扬:洋洋洒洒!拜读!
    金俊杰:谢谢
  • 60c6f12702fa:荆州人路过😀
    金俊杰:@晴天花海七里香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e32e95bc1ac6:@晴天花海七里香 荆州人路过,此荆州非彼荆州 😁
  • 李一十八:历史都是隐秘的,讲个故事还要把关键细节丢掉,让后人揣摩。而小说,总是曲曲折折分外动人,凭空虚构的或者半真半假的读来都是真的,真是佩服小说家的想象力。

本文标题: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pqo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