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继续说说:华为的选择。我们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梯形沟通,创新管理,以及B2B转型B2C。
梯形沟通
梯形沟通给我最大的一个启发就是:
不同岗位上的人,你的沟通内容是要有侧重的。
而华为给出的这个4层沟通模型,很好的说明了这个事情。
梯形沟通——4层沟通模型是:
事情对事情,人对人,组织对组织,战略对战略。
越是上层的领导,沟通的内容也越是要向上走。如果一个公司的最高领导,和用户沟通的却总是一些具体的人和事情,那说明这个公司的发展是有问题的。公司的上层领导,越是能够和用户进行战略上的沟通,越说明用户在未来和自己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用户关注你的战略,说明他们对你的战略有需求。
而对于基层的员工,最重要的就是把具体的事情给解决好,所以更需要偏向于事情对事情的沟通。事情对事情的沟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不仅要把用户的事情沟通清楚,还要根据用户的特点,看看是不是要把这个事情发一封正式的邮件给客户,从而让客户的上层领导知道这个事情的存在,这个斟酌是很关键的,往往也能够看出一个员工的经验和做事的态度。
因此,你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要尽可能的把这个位置上该沟通的事情沟通好,并培养自己能够沟通更上一层内容的能力。
如何管理创新
以我自己的理解,要想有创新,尤其是让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自己)能够有突出的优势,那一定要有“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狠劲。也就是说你一定要肯投入真金白银。但毕竟任何人和公司的资金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公司,怎么投资,把投资放到哪里,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对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需求型的创新和愿望型的创新,必须要分开来管理,对这个结论我也是深有感触。因为需求型的创新是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难免会目光短期而导致错过产业升级的大机会。所以愿望型驱动一定要能够忍受短期看不到收益甚至是亏本。
而对于“愿望型驱动创新”的管理,我自己觉得漏洞型的管理就是一个慢慢抓大放小的过程。开始的时候总是有宽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错过机会。然后就是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的收紧,从而锁定公司真正要实现的技术和创新。
B2B能转型B2C吗
我从开始工作就在B2B的企业中上班,对2B企业感触最深的一个特点就是:做产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真正理解清楚非常关键。而且,如果你能够和用户多沟通,一般是能够把用户的需求给弄清楚的。搞不清楚用户需求,最后开发出了用户不想使用的产品,可以闭门造车的原因非常大。
所以说,对于2B的企业,你要想把产品做好,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
二是:解决用户的需求的能力,比竞争对手强。
而在2C的行业里,好像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在2C的行业里,你一是无法直接获取用户的需求,二是既然无法直接获取用户需求,那也就没有解决用户的需求比竞争对手强的能力。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怎么真正获得用户的能力,并以消费者为中心了。
对于2B和2C,我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2B的需求几乎是1-2个人说了算(职位越高的人,话语权越大),2C的需求几乎是没有人能够说了算,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找谁去说。对于2C的真正需求,需要专业人才的洞察和不断的快速迭代。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189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