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穿巷(二)

作者: 临湖风 | 来源:发表于2021-09-26 15:35 被阅读0次

潘亦隽故居东面是曲园,记忆中曲园从未去过。看门口墙上介绍曲园是俞樾故居,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挂着苏州市文艺家协会联络站的牌子。

走进曲园,里面第一进正在装修,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赶紧离开跟着华老师来到了乐知堂。

乐知堂是全园的正厅,取“乐天而知命”之意,堂中一副楹联为俞樾所撰、当代书法家张辛稼书写: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不知扬州的“四美”酱菜,是否来源于这副对联。厅内古色古香的摆设,透出浓浓古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来到春在堂。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俞樾赴京参加殿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作的首句云“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深得主考官Z国.藩赏识,拔置第一,使他终生难忘,所以建堂命名为春在堂。后来Z国.藩又亲题堂名,作为留念。
华老师在讲解

堂内挂着“春在堂”三个大字的匾额。匾额为Z国.藩所书,后有识云:“荫甫仁弟馆丈以春在名其堂,盖追忆昔年廷试落花之句,即仆与君相知始也。廿载重逢,书以识之。此匾在“十年浩.劫”中不知所终,20世纪80年代初,园林学家陈从周,联合叶圣陶、顾颉刚等倡议重修曲园,俞樾曾孙俞平伯闻之,献出家藏Z.国藩所书“春在堂”手迹,重描制匾悬于重修之春在堂上。

匾下有吴大澂《春在堂记故事》的文章。

吴县吴大澂(俞樾的弟子吴大澄,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书。

曲园后面是花园,有假山、长廊、水池等境。

园内这棵紫薇已经200多年了,根部只有树皮了,真是神奇还活着,老古话“树要一张皮”,说得很有道理。

相关文章

  • 走街穿巷(二)

    潘亦隽故居东面是曲园,记忆中曲园从未去过。看门口墙上介绍曲园是俞樾故居,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

  • 穿街走巷

    这两天,在汕头潮阳的街头走了走。镇上还能见到古朴的建筑,蛮是喜欢,以此记录! 阳光下的墙角,生长着一角的绿色植物。...

  • 319

    晴,21℃。 还是能穿T恤,中午时分就穿着T恤走街穿巷,没到出汗的程度。 走街穿巷的过程中,不停告诫自己,不用急,...

  • 冬夜走在清冷的街

    那一夜 你我穿街走巷 酒意...

  • 穿街走巷觅食

    从旅馆走出,记了一下旅馆的名字和周围的各种,谨慎了一些;从旅馆老板口中得到的信息,顺着旅馆门前的大马路向东大...

  • 走街穿巷(三)

    离开曲园,跟着华老师来到了吴云宅园。 吴云宅园位于苏州市金太史巷与苏州市庆元坊之间,为清代候补道、署苏州知府湖州吴...

  • 走街穿巷(四)

    我们从万宜坊谢宅出来,沿着吴殿直巷向西,一路上有宣州会馆等古建筑。门口有苏州市的文保碑,墙上挂着介绍。 宣州会馆在...

  • 走街穿巷(一)

    我们苏州登山访古群,相约9月17日,去苏州城隍庙景德路一带走街穿巷访古。那里一带小时候去过,特别是马医科菜场,曾去...

  • 步行,上下班

    上班下班走不停,二点一线旧路循。 走街穿巷歧路深,且停亭边车流旁。

  • 穿街走巷——街头摄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街穿巷(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iq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