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科普一下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Trans fats),又称为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逆态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或多元不饱和)。和其他可在饮食中摄取的脂肪不同,反式脂肪对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食用反式脂肪的危害: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因为它可使“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并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增加多种癌症的危险,因为它们会降低人体用来抵抗癌症的酶系统活性;促进肥胖的力度比其他脂肪更大,而且强烈促进腰腹肥胖;增加糖尿病的危险,干扰胰岛素受体的功能;降低免疫反应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妨碍人体对omega-3脂肪酸的利用,增加哮喘和过敏的危险;降低人的生育能力,降低产生性激素所必需的酶系统的活性。
我们日常生活中重复使用、高温油炸的食用油,大部分都含有反式脂肪。除了油炸食品、烘焙甜点;像是蛋糕、甜甜圈,大多也有用反式脂肪来制作。零食是反式脂肪的另一大来源,如饼干、炸薯片等可保存一两年的零食,为增加食品味道的稳定性,多采用反式脂肪来制造 。
反式脂肪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有:代可可脂巧克力、奶油黄油、葵籽油、蛋糕、调和油、固体汤料、大豆油、威化、派、薯条薯片、泡芙、奶油面包、玉米油、花生油、比萨、麻花。消费者吃到肚子里,会增加坏胆固醇,导致心血管疾病 。
食物包装上一般食物标签列出成份如称为“代可可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麦淇淋)”、“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氢化菜油”、“氢化棕榈油”、“固体菜油”、“酥油”、“人造酥油”、“雪白奶油”或“起酥油”即含有反式脂肪。
小常识:
一、不是所有有油的东西里都有反式脂肪:反式脂肪的产生主要有下面三个来源:1.由液态油固化形成植物油。2.高温加热过程中,光、热和催化剂作用使植物油脂肪异构化成反式脂肪。3.在自然界中,产生于牛等反刍动物的胃内,如牛奶、牛肉等都含有微量反式脂肪。所以,未经加热的植物油中,是没有反式脂肪的。
二、不含反式脂肪的油加热后也会产生反式脂肪:当高温或长时间烹饪时,越是富含单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豆油﹑红花油等)越容易产生反式脂肪,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很“活跃”,易被氧化。这些油适合凉拌、炖煮或者不冒油烟的快炒菜。在家里做饭时,油烧七分热就好,不要等到冒烟才烹调食物。煎炸食品时可考虑用猪油﹑棕榈油等饱和度更高的油脂。此外,油脂反复加热会产生更多的反式脂肪,所以炸过的油不能重复使用,要扔掉。
三、饮食若恰当,便可做到完全不摄取反式脂肪酸:因为天然食物当中的反式脂肪微乎其微。乳制品和牛羊肉的反式脂肪只占其脂肪含量的百分之零点几,正常情况下达不到一天吃2克以上的水平。如果用油烹调的温度低、时间短,所产生的反式脂肪也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个人过健康的生活,用新鲜的油脂,很少高温煎炸,多吃凉拌炖煮菜,自己在家做新鲜的饭菜,不吃各种加工食品,就能做到远离反式脂肪。
小贴士:用一些对心脏较为健康的油,这些油是含有单价不饱和或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菜籽油或豆油等。另外,也不要过多食用点心、饼干、面包、蛋糕、炸薯条、甜甜圈、巧克力及其他煎炸食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