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作者: yanziguilai | 来源:发表于2021-07-22 14:39 被阅读0次

早听说“六朝古都”南京风光旖旎,有着丰厚而深邃的底蕴,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巍峨壮观的明城墙、风云变幻的总统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深深吸引着我,今年五一节我们一家驱车近五百千米终于抵达朝思暮想的“十朝都会”。

抵达时已近下午四时,原想休息片刻,简单打发晚饭后去感受秦淮河畔的万古风情,谁料南京城老侄子盛情款待,邀了三五老乡作陪,不胜酒力又缺乏自制力的先生拙嘴笨舌,不知推脱,时间于推杯换盏的交流中悄然而逝,结束时已近晚上十时,我们落脚的宾馆里秦淮河畔有四十分钟的车程,离夫子庙不少于半小时的车程,且不说去了是否还能欣赏风景,东西南北都分不清的我在这车水马龙的都市中根本不能驾车,烂醉如泥的先生连走路都跑偏,只能望“河”兴叹,可我又心怀不甘,一路上不停的抱怨,或许是不胜其烦,好脾气的先生不耐烦地训斥起我:“看什么秦淮河,你知道商女不知的“亡国恨”,是亡的什么国?”这不经意的一问,问得我大脑一片空白,虽然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可历史学得了了,我还真不知这时亡的是什么国,可又不甘落败,挖空心思地想了半天,总算想起武王伐纣灭的就是商朝,脱口而出:“灭的是纣王的“商朝”......”“没文化真可怕!”没等我洋洋得意的自我表扬,闺女的及时点评给了我当头一棒,她轻描淡写的描述中我才明白原来商女不知亡国恨,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陈。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是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杜牧的《泊秦淮》,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的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舟车劳顿一整天,景没捞着欣赏,还被他们爷俩揶揄了半天,我闷闷不乐,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痛定思痛方明白: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方能真正领略这些历史古城的悠久底蕴,真正走入千年古城的记忆深处,不过这也算是五一小长假旅游的一大收获吧,亡羊补牢,但愿从此重启我的读书之路,让读书润泽我简单的生活,顺便为以后的行万里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会因一无所知困惑了愉快的旅途......

相关文章

  • 尊重且自重!!!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是,书读了,路行了,人也阅了; 唯阅人后,方能深知人性的劣根! 也...

  • 杂文小短句(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无数人,阅无数事,有了充足的生活体验,方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 旅行的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原句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处我省略两个字 _)那么为什么不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

  • wan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人认为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无论是前者亦或是后者,没有人真的能...

  • 我记忆中的写作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确实不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有的人会思考,会沉淀,方能思如泉涌。 ...

  • 今日小文记录

    思考是记忆的灵魂和精髓。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来自董其昌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如果不能行万里路

    曾有人问我:读万卷书好还是行万里路好?我说“我更愿意行万里路,但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先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就是...

  •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行万里路才是和客观...

  • day32  提升写作底蕴的方法

    鱼哥说,提升写作底蕴有5件事:读书、见人、出行、思考、随时记录。这也切合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方能...

  • 一日一书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rpy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