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螺丝钉的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很详细地阐述了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指数基金这类品种的主要原因,学习并整理如下:
指数基金的规模这几年增长非常迅速,除了股票资产本身长期收益高之外,不同投资者喜欢指数基金的原因五花八门。
螺丝钉说,最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透明
国内的公募基金不会公布自己实时持有的股票品种、投资的实时变化情况等信息。不过,指数公司是有披露指数的数据的。一个指数按照什么规则选股,持有哪些股票,下一期股票什么时候调整等等,都可以在指数网站或者金融终端里查询到。
正是因为透明这种特性,指数说得出这个指数投资了什么股票,用了什么策略, 就会让投资者更加放心。
二、低成本
螺丝钉认为,低成本是保证指数基金规模增长、长期超过其他品种的核心因素。
1. 所有的股票,被所有的投资者持有。
2. 所有的股票,共同构成了一个全市场指数。那么所有股票的收益,就是这个全市场指数的收益。
3. 如果不考虑任何成本,应该成立的是:所有投资者的收益 = 所有股票的收益 = 全市场指数的收益。
我们买卖股票的时候是有成本的。比如交易费用、管理费用、税费等,这些构成了我们投资的成本,投资成本考虑进来之后,所有投资者的收益 = 全市场指数的收益-交易成本。哪一类投资品种的成本低,哪一类品种就能长期跑赢市场上其他的高成本参与者。
目前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普遍在0.5%/年,低的在0.15%/年;而主动基金的管理费率却是在1%-2%/年。散户频繁的买卖股票,交易成本甚至比主动基金还要高。时间越长,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在全部参与者中的占比就会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
三、长期可靠
主动基金经理会跳槽,或者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然而,指数是不会退休的。它就是个规则,不要工资不需要休息。指数基金更换基金经理,对指数基金的收益没啥影响。换了新的经理,也是按指数规则来挑选股票,长期可靠,而且学习成本低。
如果我们是投资主动基金,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了解了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了一段时间。但是之后如果这只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那我们就又得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重新了解新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体系。
相比而言,投资者对于指数基金的学习成本就比较低了,这也是指数基金的优势。
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300、500、红利、价值等指数,了解了他们的特性和投资方法,一次学会之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都是可以一直使用的。
指数的规则很少变化,而且投资时间越长,我们对指数基金的特性越了解,我们的投资经验还可以复利积累。
透明、长期可靠、投资成本低、学习成本也低,拥有这么多的好处,指数基金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