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谈谈职业世界。
传统的职业体系,建立在“行业-企业-职业”的框架里。虽然这个体系仍然是主流,但已经慢慢松动。一个新的职业体系趋势,正在出现。
就是古典老师说的“职业海洋体系”。新的体系,以个人为中心,以影响力为半径发展。
今天在写课件的时候,思考了很久。
首先,这个职业的海洋体系,怎么就发展起来了呢?
我个人认为,可能和以下三点有关。
第一,强调个体的时代来临了。
差不多快10年前,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协助产品经理做产品研发。当时,老板想做这么一款免费的互联网产品,就是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个平台,学习职业生涯知识,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个方法,沉淀用户,提高用户黏性。
这个产品怎么做呢?我们产品小组的人一开始,想得比较简单。那时候的很多学习网站,还有一些论坛,长得都很像。点击进去,里面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信息。其实就是门户网站的形式,所有内容都由网站的编辑创立,用户只负责看。
按这个思路挺简单的。想好框架,做好内容,把内容塞进去就行了。我之前在另一家公司实习时,就是负责搜集内容,编辑内容,然后把内容放进网站的研发助理。
我们一群人,说干就干,产品经理负责思考框架,我就着手找内容。没想到,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被老板一顿批。
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流行SNS社交网站,像新浪微博,人人网,那会儿火的一塌糊涂。老板就对我们说,我们不做知识的提供者,那样就作死了。用户来到你这里,下载几个资料后就不来了。我们要做的,是让用户能表达,能参与,能创造。这样,用户才会愿意长久的来。
那会儿初入职场,对老板说得似懂非懂,反正就知道老板不开心了,跟着产品经理赶紧改吧。现在来看,老板不愧是老板,看得懂趋势。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互联网产品就开始关注用户的表达了。刮起一阵阵龙卷风的爆款产品,像微博,微信,知乎等等,都不是产品研发人员自己出内容,而是让用户创造。而在使用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渐渐的学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凸显个体的优势,以自己为中心,扩大影响力了。
个体,已经开始崛起。
第二个原因,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的普及,让世界改变巨大。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以个人为中心的职业体系根本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媒体人只能通过报纸,杂志的方式来传播。在知名报纸,杂志上写专栏的难度有多大,就算能写,传播面有多广?一般的记者,编辑想写出来,太难了。
还有,在微信兴起之前,你能想象一个普通人,除了摆地摊外,能在拥有一份主业的同时,还能通过点点手机来销售产品挣钱吗?
第三,粉丝经济的发展,个人影响力被放大了。
今天,粉丝的定义已不仅仅是喜欢追明星的95、00后了。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大咖。人们也不再羞于说我是某某的粉,甚至愿意付费链接,追随、学习。
这就为那些通过职业海洋体系发展起来的个体,提供了基础。
那,在职业的新体系下,人人都能成功,都能挣大钱吗?
当然不是。这里面,有些人会成为超级个体。
这些人有极致的专业能力,而且学习力还很强,操作系统(大脑)不断迭代升级;除了专业能力,还拥有很强的产品能力,能很好的结合市场(粉丝)需求和自己的专业能力,打造出自己的超级产品;此外,还拥有自己强大的个人品牌。
有了这三点,何愁粉丝?何愁影响力?
这样的超级个体,就好像海洋中的超级发光水母,他能影响的范围,是非常非常广的。
不同的个体,能力,影响力不同,当然,在海洋体系里的价值也不一样,所获得的回报也差异巨大。
而且我认为,这样的超级个体,已经进化为既能在海洋里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精彩的新的生物品种。
这就说到了,在个人角度下,两个职业体系之间的关系。
两个体系能不能共存?
我认为是能够的。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是一边有主业,一边有副业,分属不同的体系。
如果个人本身,对两者的要求都没那么高,又能兼顾,也未尝不可。
但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两者毫不相干,想要同时壮大,会非常困难。除非两个你都很擅长,且能够付出更多。否则,很容易两个都发展的一般,或者,发展不下去。
其实,拥有多个兴趣,也可以有几条路径去发展。这又是另一个话题,放在以后说。
那,更理想的状况是什么呢?
找好一个切入点,全力发展,发展到自身拥有更强大的价值。
这时,你可以随时跳出公司,也可以和不同公司,组织合作。你和企业,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个人借力于组织,会发展得更快,个人品牌打造得更好。
从企业角度来说,如果企业的经营者能够意识到,对这些超级个体,企业不采取打压,而是给予他们成长发挥的空间,以个人能力,资源和品牌助力企业,对企业也是一件好事,甚至给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特色,两者就达到了相互成就,共生共存的境界。
这是我最近,对职业发展新的认识。
未来,当我们的能力足够强,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去在乎我的工作是什么形态?创业?自由职业者?还是企业员工?
如果遇到文化开放的企业,对员工不硬性要求考勤打卡,而是以任务为导向,并且鼓励员工发展个人品牌,给企业也带来“流量”,这样的企业,当然要合作啊。
如果企业能够给员工提供创业平台或项目平台,给予支持,那,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对不对?
这,就是借力的思维。我们不仅仅要自己努力,还要学会借助科技趋势,借助好的平台来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这一点,你赞同吗?
再说回我们自己。
其实,无论你现在是在传统的职业体系里,还是在新的职业体系里,最重要的都是经营好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去经营和提升。
一方面打造硬核,一方面打造软实力,品牌力。
有了这两点,不管是以陆地为主阵地,选择那些更重视个体的,靠谱的,有前途的企业,和企业一起共赢;还是以海洋为主阵地,依靠自身的能力,影响力和特色发光;亦或是两者兼顾,都是很好的选择。
而且,你会越来越喜欢这种不确定性和变化,因为,这是一个让你持续增值的过程。
今天就写到这里。如果你对职业新体系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感姐,一名职业发展咨询师,“工作有成就感,生活有幸福感,收入有刺激感,人生有意义感”——“四感新人生”的提出者和践行者。
曾经的我,遭遇职场天花板,也曾为职业生涯何去何从焦虑,迷茫。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职业发展咨询师,咨询学员50+;除了一对一咨询,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训练营,并正在开发课程;写作日更,2个多月简书粉丝从200到4000+;自己写的书即将出版……
在35岁的人生“下半场”里,我不再只满足于有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我期望帮助像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焦虑的人,找到方向,不断成长,走向新人生。
我的咨询对象和学员中,有曾经的迷茫宝妈,现在开启了副业,实现了兴趣变现;有迷茫的职场管理层,重新找准发展方向,收获满意OFFER;也有职场小白,经过咨询,受到上级认可,实现了升职加薪的小目标。
我是感姐,你身边专业、靠谱、有温度的职业咨询师。如果你需要,我就一直在。
个人微信:710553087,欢迎链接。微信公众号:感姐谈个人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