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的《我的读书经验》有感
----阿拉丁956
今天,转发了头条李笑来老师的文章:《我的读书经验》。对于李笑来老师,我是喜欢的;对于他的许多观点,我是膜拜且践行的。
《我的读书经验》有几点对我帮助较大,也是日后自己读书过程中加以借鉴使用的,更是之前读书方法的补充和完善。

一是读书的复述。这点体会深刻。之前从书上学来的,现在李笑来老师再一次点题,看来大家都是受益者。遗憾的是践行得不够果决、不够持守;
二是看他人的书评。这点与我而言,是个盲区。多年来,只是埋头按自己的固有习惯在读书,类似于宅读。李笑来老师希望能把书读成一种社交活动,最好花时间去读一读他人的书评,以此查全补缺——准备立即在《苏轼传》一书中率先尝试。
三是写作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有效工具。这点体会到了,也受益了。一年多来坚持日更文案,落笔敲键盘的速度与思路较以往顺畅不少。这些日更的文案对阅读是否有帮助,自己是没有思考的。
但通过写作,对一些晦涩难懂的书籍阅读,从之前的不敢把书打开到现在的硬头皮能够啃完,可能就是一个小进步的萌芽。而且有些书阅读之后偶尔还会有意外惊喜,甚至预料不到的感悟,这些挺神奇的体验感可能也和日更写作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如果不是李笑来老师的点醒,自己是不会去琢磨这些的。更不会想到它们之间还存在某种关联,甚至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四是关于碎片化学习。其实,笔者本人一直也不太适合碎片化学习,根源在于碎片化的知识点似乎缺乏系统性,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把斧。有些文案内容不像标题那么吸引眼球,有时候有一种智商被愚弄之感。总之,自己也不是特别喜爱。
五是只字不差地阅读且反复读。这点倒是契合笔者本人今年阅读的思路。之所以改变阅读方式,得益于刘力红老师的启发。李笑来老师的思路和刘力红老师不谋而合,说明此方法有独到之处。恰逢自己正在按此方法尝试,于是没有理由不继续了。

总之,读书方法千千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方法,只要对自己有益的,一以贯之即可。他山之石,确有妙处,对你有启发的,拿来主义就是最佳。
最后,感谢李笑来老师的方法分享!
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