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份算起,参加简书创作已有半年多的时间。
平时工作中经常会写一些单位材料,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写作水平还可以。后来,我的师傅告诉我,写得好不好,自己说了肯定不算。你可以去简书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一写,看一看有多少人会看,又会有多少人批评你,到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的水平了。
于是就有了我参加简书创作的经历。半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文字,结果反响平平,甚至是石沉大海,感觉我自己已经开始迷茫了。

可能会有人说,写作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有没有人看不重要。我们自己摸着良心说句实在话,在简书创作一点不关心会不会有人看?我觉得是假的。如果我们不在意,那直接写在记事本里就可以,又何必花心思发布在简书平台上。
通过阅读量的反馈,最近我开始反思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不停地问自己你为什么而写?应该怎样写?大体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是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想法再天马行空,不落实在行动上都等于零。有了自己特别想写的话题,就应该及时写下来。可能写得没有那么好,但至少已经付诸于行动了。
二是要学会冷处理。写完的文字不要急于发布,先回头自己过一遍,看看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不是表达清楚了,说的话是不是说明白了。其次,当发现逻辑性和条理性不是很清楚,或者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还不够全面,那就先搁在一边。可能过点时间再去重新梳理,就会有不一样的观点和角度。
三是质量为王。首先是不能有硬伤,比如明显的错别字、排版问题、或者一句话重复说了很多遍等等。换个角度如果我作为一个读者,看到有明显的错别字,我可能会认为作者根本就没有用心。其次是自己写的文字自己要相信。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文字都不相信,我们如何让别人去相信,归根结底还是真情实感的问题。其次,就是文字的信息密度和纵向的内容深度。
以上是我对于半年来简书创作经历的总结,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