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十四 论语3

日更十四 论语3

作者: 焉哉乎也2017 | 来源:发表于2018-08-26 11:22 被阅读1次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21.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被粉刷。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 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能算作真正的君子。

2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相关文章

  • 日更十四 论语3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

  • 日精进:2023-02-02

    1、日记一篇300字 2、八段锦24分钟 3、《论语》第十四篇 4、日更1300字(随笔)

  • 感恩日志第206篇|斌宝的优点小锦囊

    11月13日 星期日 十月十四 晴间有云 妈妈当日读经汇报: ①系辞下传1~3传; ②《论语》颜渊第十...

  • 日更国学经典,意义何在

    还有十来节,《论语》心得就日更完了。那么,日更国学经典,意义何在? 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中还是能收获许...

  • 《论语》日更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

  • 《论语》日更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论语》日更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贯穿于本段始...

  • 《论语》日更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终”的意思是去世。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

  • 《论语》日更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已时。 道:做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sheng第四声)之国...

  • 《论语》日更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含义,一种是年纪较小为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十四 论语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tf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