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十个小时的长途颠簸,程前乘坐的绿皮火车终于到了成都,走出出站口程前就买了第三天回新疆的返程车票。然后乘坐汽车,再转机动三轮车,半天功夫才回到阔别十年的家。
到家那天刚好是周六,父母和侄子早就在家等待了,而切母亲也准备好了食材,等着儿子的到来。当程前拖着行李走进小院的那一刻,凄凉景象让程前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快步走出来要接儿子手中的行李,程前却牵住了母亲的手,跟在母亲身后惊恐地看着程前的无疑是小侄子文博了。
程前和母亲搭着话走进了屋子,父亲躺在简易沙发上挣扎着要起来,程前放下行李赶慢扶住父亲靠在沙发上,询问着父亲的伤情。父亲一边说着“好多了,好多了……”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曾经走路带风的父亲,此时却像个无助的孩子。程前再转头看看母亲,满头的白发,略显佝偻的身躯,满脸皱纹就像排碱沟纵横交错,原本个头就矮小的母亲,越发矮小了。
和父母寒暄过后,程前从行李中拿出了带给父母的礼物,有棉鞋,还有衣服,还有干果,最后取出的是零食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几个大白兔奶糖放在侄子的手里,就把侄子拉到自己的怀里,询问一些孩子的日常。侄子似乎不太爱说话,也有可能是不熟悉的缘故。
母亲安顿好程前,就出门到大儿子家去了。没多久,哥哥、嫂子和两个侄女随着母亲回来了。简单寒暄,哥哥和嫂子也明白程前这次是带侄子去新疆的,但在孩子面前谁也没有提起这个事,反倒是文博见到两个姐姐,立马就活跃起来了。
程前拿出了给哥哥家带的礼物,又给两个侄女每人100元:“也没有给孩子们带什么礼物,想买什么自己买吧!”哥哥和嫂子一边客气,一边让女儿谢谢叔叔,两个女孩羞羞答答说了声“谢谢”就和文博到一旁玩去了。
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嫂子也过去帮忙,父子三人聊着家常。哥哥很歉意地说:“自己条件有限,还有两个女儿要养,实在没有精力管文博。”程前安慰哥哥:“我不在家,程鸣又不靠谱,我走后父母就靠你们多费心了。”老父亲也哽咽了:“平时你哥嫂没少帮忙,我们老了……”一向坚强的老父亲,老泪纵横,程前也伤心不已。
晚饭是米饭和菜肴,有香肠、腊肉还有泡菜,都是地地道道的家乡味道。尽管程前在新疆每年冬天也熏腊肉、灌香肠、做泡菜,总归不是这个味道。
第二天程前骑上自行车去看望了舅舅和姨姨,饭都没得吃,就匆匆忙忙赶回家,陪伴父母,和侄子培养感情。当天晚上程前哄着侄子和自己睡,讲新疆的故事,还有哈密瓜特别甜,还有好多好多的葡萄……侄子在向往中进入了梦乡
要离开的早上,母亲天不亮就起床炸了饼,还煮了咸鸭蛋,又蒸了几根香肠并切切好,放在食品袋里路上吃。头一天夜里就打包了香肠和熏好的鸭子,让程前带回去给儿媳妇和孙子尝尝。
程前带着侄子出门的那一刻,父母忍住眼泪,父亲拄着拐杖站在屋子门口目送儿子和孙子走出大门,走到大门口母亲执意要把他们两个送到机动三轮车上,被程前拒绝了,担心奶孙离别时,小家伙出什么幺蛾子。
儿子走远后,程前的母亲对着老伴忍不住嚎啕大哭:
二儿子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又要替程鸣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养孩子,程鸣不但拖累了父母,又拖累了哥嫂,造孽……
小侄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和爷爷奶奶坐机动三轮车到镇上,这次和二伯从镇上坐大客车去程都,一路上十分兴奋,好奇地问东问西,程前都耐心地回答小侄子,并且告诉侄子路过的什么地方,其实是想让侄子记住家乡的味道罢了。
到达成都,程前带侄子吃了家乡吃不到的灌汤包子,还买了一些火腿肠、面包带在路上,又在火车站的书摊上买了几本故事书,还有一个飞机模型的玩具,同时还给自己的儿子也带回了一个。这才满意地领着侄子进入了火车站大厅,等着到点上火车。
孩子的世界充满着信任、满足,有美食、玩具,文博玩得不亦乐乎,新鲜劲正浓似乎也没有感到哪里不对劲,程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候车、检票、上车,还算顺利,侄子应该不会中途闹腾吧!
程前买的硬铺下铺,上车后又给侄子补了硬座半票,找到铺位,安置好行李,程前这几天连轴转实在太累了,最快的速度躺在了铺位上。而侄子第一次坐火车,那那都新鲜,坐在窗户前面的折叠小凳子上,望着窗外的房屋、田地、大山都后退,十分好奇,不停地问二伯:“它们怎么往后跑呢?”程前耐心地告诉他:“不是他们跑,而是火车往前跑……”侄子似懂非懂,似乎也明白了什么。
晚上,跑累了的侄子早早就脱了衣服爬到铺位上睡觉了,程前依在侄子身边半躺着挨到了天亮,两条腿困得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好在睡饱后的侄子立马满血复活,坐在窗户边看风景了,程前才有机会舒展一下筋骨,侄子无聊的时候,就跑到程前身边听故事。上下铺的乘客以为这是一对平常的父子呢,还时不时逗逗这个操着四川口音的尕娃,路途顺利,超出了程前的想象。
坐在回家的大客车上,程前不禁担心: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家伙能不能和平相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