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漂泊了多年,我终于在省城买了房子,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当一切安顿好之后,我就跟年迈的父亲商量,打算接他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于情,于理,我跟妻子都觉得,老人劳累了一辈子,是时候好好休息,享享清福了。起初,父亲是不愿意的。我知道,父亲毕竟在那个偏远的山区生活了大半辈子。他是舍不得离开那片生他养他的故土,放不下那片他耕种了大半辈子的土地。后来,在我跟妻子的百般劝说下,老人终归是同意了。
刚开始的那段日子,老人对城里很多东西也充满新奇。父亲的生活过得也确实像我跟妻子想象中的那样。每天除了看看电视,就是陪着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走走,商场转转。偶偶,孩子们的几句童言稚语,也能惹得老人家开怀大笑。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其乐融融,热闹极了。我也会时不时的跟父亲喝点小酒。往年活多话少的父亲,仿佛突然之间也有了拉不完的家常。说到有些事情的时候,父亲甚至像个小孩。那一刻,我仿佛觉得父亲那满是沧桑的皱纹,也变得比以前更浅、更平了……那一刻,我觉得这才是我要过的日子,也是我们以后的日子。
然而,我终究低估了一个农民对土地的情怀,一个老人对故土的依恋。
慢慢地,父亲开始关注老家的天气了,开始关心今天是几月初几了。偶偶还会跟我念叨,“要是下雨的话,现在该播种了。”“要是天放晴了,是时候去菜园子锄草了,不然等下雨就白干了……”
当时,我并未太过在意。我想再缓些时日,父亲就习惯了。
如果,不是那一次,我透过窗户,看见父亲坐在小区凉亭中那寂寥的背影;如果,不是那一次,我看见父亲开着电视,靠着沙发,半闭着眼睛,已没了往昔的那一抹光彩;如果,不是那一次,我半夜起床,路过父亲的卧室,听到里面传出辗转反侧的窸窣声。如果……我们真的以为父亲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跟他的土地,跟他的庄稼画上了句号。然而,我们的想当然,终归只是我们自己的想当然。
或许,父亲的人生就像那一杆老称,劳动就是他的砣。离开了土地,离开了劳动,父亲就如同一杆丢了砣的称,生活失去了平衡,日子失去了重量。
父亲,是一个农民。而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却用所谓的“孝顺”的绳子,绑架了他的生活。让一个农民离开了自己的土地,让父亲做了一个没有土地的农民。他,我的父亲,真的快乐吗?或许,或许真正的孝顺是顺着老人自己的意愿,让父亲做一个拥有土地的农民吧!
02
透过车窗,望着那个白发稀疏,背影伛偻的老人,我没有像电影中那样跟他挥手告别。
车站,
父亲和我。
多么熟悉的情景。
不同的是,当年,您送我远去。如今,我送您归去。
相同的是,一样的不舍,一样的牵挂,还有一样的放手。
直到列车慢慢驶出站台,驶出我的视线,我在心里默默的说了句“父亲,注意身体"。
03
我依稀看到,夕阳下,父亲那忙碌的身影。那稀疏的白发,那满是皱纹、历经沧桑的脸。还有父亲眼神中的那一抹神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