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自己,勇敢做一场白日梦

为自己,勇敢做一场白日梦

作者: d31d8844282d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09:21 被阅读15次

还记得那封充满了文艺气息的辞职信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之所以走心,并在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年轻的职场人士热议,也许是因为把希望寄托到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幻中,以此来消解对当下生活的无能为力。

心向往之,身却不能至,总觉得这钢筋水泥的格子间禁锢了想象力,世俗的责任压断了飞翔的双翅,总盼望着有一天也能任性一次,潇洒走一回。

相比之下,未入社会的大学生比已入职场的白领更勇敢,他们做到了。

夏琳是上海一所高校的经管类应届毕业生,在身边同学忙着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她不慌不忙筹备自己“看世界”的旅行计划,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年期,回来后再就业。

这一部分并不着急就业,而是选择暂时游历、创业或者陪父母的人,称为“慢就业”一族。“慢就业”在国内还较为新鲜,但在国外非什么新事物。在国外大学毕业学生中,不少选择“间隔年”,即大学毕业之后不马上就业,而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到海外游历、参加志愿活动,从而增加见闻、提高社会阅历,为自己下一步的人生发展做出更好的思考与选择。

有很多问题,是在书本和课堂中找不到答案的,特别是我们的人生选择。这种“间隔年”,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真正明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大学毕业了,所选择的不仅仅是自己去做一份什么工作、到哪个单位,其实也是选择自己用怎样的人生价值、态度去过完这一生。

很多家长也都希望孩子早一点毕业,为何要“白白”浪费这一年时间?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不能只看速度,而要看其成长路是否走得踏实,一直在校园读书的学生,很多时候因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陷入迷茫。而在工作之前,花一段时间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完善自我,可以更好地找准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不至于对未来迷茫。

社会舆论对“慢就业族”并不是特别的友好,经常将他们与“啃老”、“懒惰”、“逃避”等词挂钩,他们想去试试,去实现自己曾说的“白日梦”,也许别人认为,可以再等等,有些事情不用一下子做完。

但真的好怕,错过了唯一一次证明“白日梦”可实现的机会。

村上春树说过,如果一座城市没有愿意开咖啡馆的人,那这个城市无论多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同样的,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愿意做白日梦的人,那这个城市一定是功利和无趣的。

此文章已在《海豚FM说晚安》专辑发布。

相关文章

  • 为自己,勇敢做一场白日梦

    还记得那封充满了文艺气息的辞职信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话之所以走心,并在一时间吸引了无数年轻的职场人...

  • 《白日梦想家》:人生的意义在于尝试

    你是否有这样的瞬间,在脑海里幻想过很多的画面,那些画面中都是自己想做,但一直不敢做的事。人们通常曾它为“白日梦。”...

  • 随感

    从今天开始,落地实修。时刻觉察,勇敢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做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勇敢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突破自己,勇...

  • 【随笔】历经沉浮,心向所指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就是走过不同的路,见过不同人,做过很多很多自己想做或者不想做,敢做或者不敢做的事。而...

  • 敢做自己

    我们常说:你要勇敢的做自己 但人和人的自己,是不一样的 有人的自己是不断突破舒适区 有的人的自己是瘫在家当咸鱼 我...

  • 敢做自己

    你说一周七天 整理数据不眠不休 你说自己淋过雨 懂得为别人打伞 大雨滂沱自己还是 一个人奔跑四处碰壁 你说人生不该...

  • 每一个你都有闪光的地方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给我很多感悟。 电影叫《白日梦想家》,男主角穿行在现实和自己的白日梦里,最终踏上一场真正的人生大...

  • 关于自己,关于成长,关于人生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 你不是为别人丢...

  • 姜乐文魁大脑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47一一白日梦解析

    来自《启动大脑》为白日梦正名!

  • 那几件小事

    大学生 做自己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心是彷徨的,忐忑的 如果做了,那会怀念一辈子,不后悔,知道曾经的自己也可以那么的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自己,勇敢做一场白日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cl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