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互联网社交已经成为人民大众社会生活、休闲娱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智商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人是否长脑子这一问题的不确定性,“杠精”这一互联网社会发展的中间产物随之应运而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了解抬杠、学习抬杠、交流抬杠,并将抬杠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技艺愈加广泛地应用到日益精彩的互联网生活当中,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正焕发出新的光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杠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学术界对于杠精的研究,还停留在观望阶段,对于抬杠的历史和发展、抬杠的原理和步骤、抬杠的技巧和实践、抬杠的逻辑与哲学,这些极具现实意义问题,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的研究案例。
本文根据日常网络社会中常见的杠精行为,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杠精的思维方式、抬杠逻辑,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杠精这一困扰大量年轻网民的现实问题,给出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回答,并对抬杠的实践技巧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实例教学,供广大抬杠爱好者交流学习之用。
关键词:杠精; 理论分析; 技巧教学.
Introdu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networking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part of the people's social life and entertainment. Because of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IQ leve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problem of whether or not the person has a brain, the “Gangjing”is an intermediat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netizens have begun to understand bicker, learning bicker, and exchanges, they have increasingly applie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kills to the increasingly exciting life of the Internet. Today, in the Internet age, this ancient traditional technique is radiating new brilliance.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beginning to dream of becoming an outstanding Gangjing.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Gangjing still stays at the wait-and-see stage. These are highly realistic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bicker, the principles and steps of bicker, the skills and practices of biker, and the logic and philosophy of biker. There is no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cas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the problem of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logic of Gangjingin accordance with common Gangjing behaviors in the daily network society. It gives a more systematic view of how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Gangjing, which is a real problem that afflicts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netizens. And give concrete examples of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bicker, for the majority of fans to exchange and learning.
Keywords: Taigang; Theory analysis; Skills teaching.
正文:
一.抬杠的本质
根据目前对于杠精的较为普遍的解释,杠就是抬杠的意思,杠精也就是为了吵架而吵架的一类人。生活中,你提出对问题一些看法,总有一堆人来挑衅你,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事实的观点,只是对人不对事,也就是 “为反对而反对”,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被称为杠精。
当前学术界对于杠精的本质存在多种观点,美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非著名学者乔治·H·杠曾指出:杠精的本质是怀疑和反对[1];俄罗斯新东伯利亚大学人类学专家奥思杠科夫斯基认为:杠精的本质是一种返祖现象,现代社会科学通常将其定义为:攻击性行为(Agreessive Action)[2];日本晚稻田大学教授藤原杠正和则将杠精的本质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联系起来,指出“杠精的究极目的,就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求现实中缺失的人类固有的虚荣和自我认同感。”[3]
根据笔者对中国互联网社会中杠精的长期的观察与分析,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有国情,笔者较为认同日本晚稻田大学教授藤原杠正和的观点,即杠精的本质是虚荣和自我认同。杠精们在网络中随时抬杠、随时怼人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对于成就感的需求,而这一需求也正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一需求无法或难以得到满足,通俗来讲,杠精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失败因而只有在网络世界中寻求成就感的人。
二.杠精的数学模型
笔者对中国互联网社会中杠精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对知乎、微博、朋友圈等几个网络社区的杠精进行了广泛的随机取样调查,运用目前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特征识别技术和胡言乱语大胆胡说技术,对样本进行了科学和有效的处理分析,并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抬杠模型:

其中, f1——反人类的逻辑;
f2——低于平均值的智商;
f3——反问句;
f4——压制别人抬高自己;
f5——否定一切;
G——优秀的杠精.
以上模型只是笔者通过大量的取样调查和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经检验,在杠精数量不多、抬杠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该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杠精的行为特征,而其是否能够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下,还有待考证。
三.抬杠的步骤
根据中国抬杠与杠精发展协会2018年最新颁布的《网络社区抬杠执行标准》(GB 2333-2333),抬杠的通常步骤如下:
1.寻找目标
所谓寻找目标,即在广大的互联网社会中寻找适合抬杠的内容。一般理论认为,新闻、时事评论、自媒体文章、B站视频等是最适合抬杠的目标,称为抬杠A级目标;朋友圈、生活记录、自拍等内容是较为适合的抬杠目标,称为B级目标。
对于初学者来说,寻找目标是抬杠之前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然对于较为高级的优秀杠精来说,寻找目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一个优秀的杠精完全可以达到“万物皆可杠,杠翻全宇宙”的炉火纯青之境界。
2.挖掘漏洞
挖掘漏洞,就是指仔细分析抬杠对象在语言、逻辑、道德等方面存在的漏洞,根据其漏洞来组织自己的观点,用以反驳对方。理论上来说,任何观点、任何言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漏洞[4],例如:有人说,地球是圆的,这句话看起来似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人遭遇降维打击以后,地球就变成了一张纸,这样看来,地球是圆的就不见得正确,由此便可进一步延伸,挖掘对方在逻辑上的漏洞:说话不严密,做事不谨慎,再进一步挖掘,便可得出结论:对方没有对科学的基本尊重、没有对宇宙的应有敬畏,等等。
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挖掘漏洞,众多抬杠爱好者在实践中还总结出了各种方法,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述。学习者可参阅2017年西南抬杠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抬杠学》教材。
3.组织语言
组织语言,就是将自己的观点转化为具有说服力的书面用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难道你不知道……?”法、“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法、“你有本事你上!”法、“不是……而是……”法,等等。
四.抬杠的技巧
关于抬杠的技巧,广大劳动人民已经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这里笔者选取几个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技巧进行分析。
1.常用反问句
在现代汉语中,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将本来已经确定的思想表达得更加鲜明,感情更强烈,常见的抬杠句式有:“难道你不知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也……,你怎么不说……?”等等。
例如:有人说,狗肉真好吃。此时,便可抬杠:“难道你不知道狗是人类的朋友吗?”、“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吃狗肉很残忍吗?”、“你妈也好吃,你怎么不吃你妈?”。
2.迫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说,抬杠的精髓就在于否定和反驳,抬杠精神其实就是否定精神、怀疑精神,百年前的抬杠学大师杠士比亚就曾经说过:“你们都是傻逼,老子才是对的!”,这一愤怒的呐喊,可以说是杠精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一名优秀的杠精,一定要抱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信念,相信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真理。
例如:有人说:地域黑是不对的,此时便可以抬杠:“河南人偷井盖这是事实好吗?”、“上海人排外的程度你是没见过吧?”、“国外的地域黑多了去了,黑一黑也没什么吧。”、“我就是不喜欢新疆人,说我地域黑也没关系。”
3.非常人的思维
一名优秀的杠精,一定要有异于常人的跳跃式思维,要有“见得风就是雨”的敏感,还要有以小见大、以管窥天的过人能力。优秀的杠精常常是不讲逻辑的,技术要领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胡搅蛮缠。
例如:有人说,没有女朋友,情人节好无聊。此时便可以抬杠:“无聊不知道去学习吗?”、“浪费时间,还好意思说。”、“找不到对象,你自身也有原因吧,怎么不好好反思一下?”
五.抬杠实例教学
掌握了抬杠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基本技巧以后,便可以将抬杠运用到事件当中,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充分的实践中,杠精理论才能得到验证,杠精真理才能得到证实。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笔者在此提供几个杠精经典案例,供读者参考。
案例一:“食堂的菜也太难吃了吧!”
——“有的吃就不错了,想象红军两万五,现在的大学生真是娇气。”
——“难吃你别吃啊,在这乱喷什么?”
——“食堂师傅每天那么辛苦地工作,不知道感恩还抱怨!”
——“爱吃吃,不吃滚!”
案例二:“食堂的菜也太好吃了吧!”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难吃吗?”
——“食堂的菜那么垃圾还有人说好吃,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你是食堂安排的狗腿子吧?”
案例三:“中国国民素质确实还有待提高。”
——“什么事都是中国人的素质问题,美国人低素质的多了去了,你怎么不说美国?”
——“就外国人素质高?你这个汉奸!”
——“美国人给了你多少钱,让你来这儿抹黑中国?”
——“就你素质高,你最牛逼行了吧!”
——“你是美分吧?”
案例四:“中国人素质还是挺高的。”
——“高个JB,外国人最讨厌就是中国人!”
——“还有人活在天朝的梦里面醒不来啊。”
——“小粉红无疑了!”
——“到了国外我才知道中国人素质其实并不高。”
案例五:“AA的演技真的不怎么样。”
——“你知道AA有多努力吗?”
——“你演技好你去演啊,傻逼。”
——“跟风黑有意思吗?我家AA拿过XX奖,这还不够打脸?”
案例六:“AA的演技还是可以的。”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他演的很垃圾吗?”
——“AA那也叫演技?BB才叫演技好好吗?”
——“你怎么不说BB,你也太刻薄了吧?”
——“说实话并没有感觉到他演技有多好。”
——“你是脑残粉吧?”
案例七:“AA和BB演技都很好。”
——“他们并不一样,请不要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谢谢。”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A比B高太多了吗?”
——“你怎么不说CC,你也太刻薄了吧?”
案例八:“为什么我还没有对象?”
——“不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抱怨有什么用?”
——“没对象就去学习啊,不知道珍惜时间吗?”
——“现在的大学生整天都想的是搞对象,真是堕落。”
以上是笔者从微博、知乎等互联网社区中精心挑选出的几个较为经典的案例,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抬杠爱好者借鉴学习。
六.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特别感谢微博、知乎、朋友圈等网络社区的网友们为笔者提供了课题研究的灵感,感谢伟大的抬杠导师温斯顿·杠精先生,在本课题的选题、资料收集、调查实验、撰文的过程当中,倾注了大量的汗水,给与了笔者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他以小见大、胡搅蛮缠、反对一切的抬杠精神让我感动,也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七.参考文献
[1]Jorge·H·Gang. The essence of a Chinese network vocabulary: Gangjing[R].NewYork: American Academ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 5-10.
[2]奥思杠科夫斯基.杠精本质的研究[D].莫斯科:新东伯利亚大学人文与社会研究所,2010:8-10.
[3]藤原杠正和.抬杠学论文选[C].东京:晚稻田大学出版社,2008:12-15.
[4]鲁杠.抬杠的终极形态[J].抬杠学刊.2018.4:16-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