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战

作者: 弘烨 | 来源:发表于2017-04-27 14:10 被阅读101次

宋元以后,在鄱阳湖水域展开了2场大规模的战争,一个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展开的战争,另一个是朱元璋率领的明军和陈友谅率领的汉军展开的决战。今天要写的是:被视为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水战--1363年朱元璋以少胜多,取得最后胜利的“明、汉”鄱阳湖水战。

元朝末年,社会动乱,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起义军分布全国各地。

1351年,徐寿辉起兵江南;1359年,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国号为汉,起兵讨伐朱元璋,在龙湾展开恶战,因落潮,船舰搁浅,败至九江。

1352年,郭子兴起义占据安徽凤阳。1355年,郭子兴已去世,朱元璋率领起义军占领太平;1356年,朱元璋占领南京,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兵马越发强壮,军事实力更为雄厚。

1363年4月,张士诚攻占小明王所在据点安丰,朱元璋率军救援。此时大军被调去安丰,南京空虚,陈友谅起全国之兵,号称60万讨伐朱元璋,围攻洪都。洪都守将朱文正以一城之兵力抵十倍之敌,血战一月有余,坚守孤城。此时,朱元璋部主力由徐达率领正在攻打泸州,朱元璋命洪都再坚守一个月,拖住汉军,以待救援。直至7月,朱元璋集结明军20万救援洪都。

朱元璋来援,汉军撤出洪都,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7月20日,明军、汉军在湖面遭遇,汉军军舰连接布成阵势,一望数十里。汉军船舰高大,杀伤力强,但进退不便。明军船舰较小,但行动方便。朱元璋利用其优势,分开船舰为20队,利用其机动性,配备火器和箭弩,先远攻靠近,再近身格斗。

21日,徐达身先士卒,以万夫不当之勇,率舰队冲杀,斩杀汉军先锋;余通海乘风烧毁汉军20余条战舰;至于汉军,围困搁浅的朱元璋船,差点生擒朱元璋。

22日,汉军船舰巨大,直逼明军。朱元璋部郭兴建议,使用敢死队乘小船装火药火烧汉军,黄昏时期,吹起东北风,风助火势,烧毁汉军100余艘战舰,击毙汉军2000余人,汉军大将陈普略阵亡。

23日,汉军紧盯朱元璋战船,在朱元璋刚转移的时候,击毁朱元璋所在的战船。

24日,余通海率舰队率先突破汉军,汉军大败。陈友谅收拾残部,屡战屡败,部下离心,叛逃者不计。明军在湖口,围困陈友谅达一月之久。

8月26日,陈友谅率领汉军突围,陈友谅被明军射杀,汉军大乱,5万汉军投降。鄱阳湖水战结束。

鄱阳湖水战的胜利,使得朱明王朝统一江南打下了坚实基础,解除了在陈友谅的汉军和张士诚的吴军的夹击状态,之后顺利拿下江西、湖南、湖北,灭张士诚,统一江南。江南评定之后,派遣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明军,消灭北元,恢复汉人地位,建立大明王朝。

相关文章

  • 鄱阳湖水战

    宋元以后,在鄱阳湖水域展开了2场大规模的战争,一个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展开的战争,另...

  • 宋元‖鄱阳湖水战

    宋政权在应天设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任命朱元璋为平章,作为它的地方政权。朱元璋利用宋政权这棵大树,保护了自己,壮大了...

  • 宋元‖元朝灭亡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鄱阳湖水战消灭了陈友谅,从汉水以南到韶关(今广东韶关)以北,辰州(今湖南沅陵)以东...

  • 输的人想要战胜对手,赢的人战胜的是自己

    鄱阳湖之战被称为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的水战,发生于公元1363年,这场决战,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对朱元璋自己,还...

  • 水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以后,长江中下游反元武装逐渐形成三大势力,即在武昌的陈友谅,在应天的朱元璋,在平江的...

  • 水战离情

    听说书听到朱元璋和陈友谅鄱阳湖水战,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梦。 话说我今已及冠,正是男儿好时候。如今国无宁岁,百姓流离...

  • 一场声势滔天的水战,让天下姓朱三百年

    1363年,在中国江西鄱阳湖,发生了一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此战的双方的最高统帅,一个是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

  • 水战

    父与吾两艘小船,对阵于池内。 父先攻之,未果。吾大笑曰,能奈我和? 父曰:勿满。吾发起攻,结果父大意而败。

  • 游鄱阳湖

    游鄱阳湖 (新韵) 红日初升鹭鸟翔, 渔夫摇棹捕鱼忙。 鄱阳湖面红霞染, 追念诗词去远方。 游鄱阳湖 (打油诗) ...

  • 朱元璋私访

    朱元璋当年在鄱阳湖大战了18年,都没有好好欣赏过鄱阳湖的风光。 于是就拉着刘伯温,来到离鄱阳湖不远的南矶山下,刚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鄱阳湖水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ng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