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亲子教育随笔散文
父母如何呵护孩子的爱之芽?

父母如何呵护孩子的爱之芽?

作者: 妈妈在进步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4:42 被阅读25次

原创文章,育儿探讨,学生家长的教育经验实录,分享儿童教育的经验,关注妈妈自身成长。

小学教育,二年级男孩的故事

平平拿出自己攒的零花钱,捐给贫困地区小朋友,给小朋友买新文具盒或者课外书。

昨天平平妈妈下班,平平已经吃好晚饭了。看到平平在房间里摆弄储蓄罐,妈妈有点奇怪,一般平平都是把零钱塞进去就好,不爱捧着储蓄罐玩的。

妈妈在吃晚饭的时候,平平手里捧着一堆硬币凑了过来,“妈妈,我明天要用这些钱哦!”

“做什么用啊?”

“老师说,明天有捐款。”

“捐给谁啊?”

“贫苦的小朋友。”

“那是应该的,很好啊,你准备捐多少啊?”

“还没数,就这么多吧,妈妈,你给我拿一个空红包。”

“你还是数数吧,捐多少都不知道,太稀里糊涂了吧。”妈妈边说边去找红包袋。

“一、二、三……”平平正数着,忽然抬头问妈妈,“妈妈,贫苦的小朋友有多苦?”

“有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因为缺钱,文具盒用坏了都不能买新的,也没有钱买课外书读,你一个人就有这么多的课外书,每学期换一个新文具盒,可那些小朋友20个人才能看一本课外书……”妈妈指了指书房,“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捐款帮他们买学习文具和课外书。”

“19元,妈妈,我数好了,是19元,帮我去零钱罐再拿1个硬币,我要凑20元整。”

平平妈妈想了想,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1元硬币递给平平,“你愿意拿自己攒的零花钱帮助贫困小朋友,妈妈非常高兴,这1元妈妈帮你捐了。”

平平高兴地接过硬币,一枚一枚地放进红包里,“妈妈,如果老师发证明纸,我给你撕一个角,这是我们合作的。”

平平妈妈忍俊不禁,“妈妈不用你撕角,这是我对小朋友的心意,也是对你的鼓励,妈妈不要表扬。”

平平拿着红包袋跑进房间里封口去了,10分钟都没出来,妈妈吃好饭走到房间去看平平在忙什么。

只见平平又拿了一张红色手工卡纸,做了个大红袋,把红包套了进去,“我很重视的,”平平认真地对妈妈说,“有点单调啊,什么都没有。”

平平妈妈建议他写上名字,平平摇头了,“不写不写,我也不要表扬,有了!”平平又拿起A4打印纸忙了起来,准备再套一层。

“停!停!”妈妈急忙阻止,“你对小朋友的心意妈妈知道了,包了两层已经很结实,再包白纸反而画蛇添足。”

“为什么呢?”

“中国人只有在有人去世随份子才用白纸包,红包都要用红色的,白纸不吉利。”看着平平把纸包装进书包,平平妈妈忽然有个想法,虽然20元不多,但不知道平平对钱的多少有没有概念,决定问问孩子。

“20元对你来说可不少,可以买好几根香肠,好几样玩具,你捐出去不心疼吗?”

“不心疼,可以给小朋友买一个文具盒或者一本课外书,能派上用场。”平平回答得清清楚楚。

平平妈妈摸了摸孩子的头,欣慰地笑了。

父母从孩子的成长中发现一点点善良和爱心,细心培育,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美好品德。

“妈妈在进步”认为,父母从孩子的成长中发现一点点善良和爱心,细心培育,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美好品德。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以后无论什么时候都培养不出这种情感来。人的这种真挚感情的形成,是和最初接触的、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到一起的。

教育孩子不仅要开发智力,更要培养品德。我们从小就知道,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父母不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自私冷漠的人,就要从小让孩子具有善良的情感,这样从帮助别人、尊重生命开始。

孩子的爱心不会自发形成,需要父母和社会的精心培植和维护。家庭充满爱,社会充满爱,需要每一个孩子心中的爱之芽茁壮成长,生根开花。

每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爱,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情,才不会让自己被逆境打败。拥有爱心,人生才会幸福。

平平的故事还再继续。如果您想一起探讨儿童教育的问题,请关注“妈妈在进步”。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只有妈妈做得好,孩子才会成长得优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如何呵护孩子的爱之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vqs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