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人生三境和定义。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依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请注意,第三境和第一境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活在二。活在第一境的永远是小孩。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大家都知道吧,如果它不是有个“世界名画”的标签在那,我想大家都懒得去看它吧,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难看死了,这人是男的女的都不知道,我们大人一直会有个标签在那,哦,这就是世界名画啊,那我要好好看看。我们成年人会有太多的头脑,所以只有小孩才能看得懂,因为只有那颗天真无邪的心灵才能也只有他们才会看的懂,即便看不懂他们也敢于说真话。好,话题回到人生三境上,我说了,我们大人永远只能到二,第一境永远是小孩,因为我们大人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头脑,不能单纯的去看待一件事物。所以我们永远只能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们永远也不能像小孩那样单纯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实第一境到第二境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从小孩长到大人,这是肯定会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当然,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逐渐会失去小孩那种天真无邪的心智,笑,这是成长的代价吗?
好,接下来我要重点说说第三境了,我想历史上所有大智若愚的人都到三了吧,对!大智若愚,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其实是拥有一颗像小孩般单纯善良的赤子之心的,他们往往傻的像个孩子一样,但又很聪明,这两点并不矛盾。所以我认为达到三的人依然会回到小孩那种单纯的心态,他们既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那种心态,又有远远超出成人的智慧。 这很难得,这非常难做到,要跨越二到三的这段距离,可能要用一辈子又一辈子的时间,这段时间也许就叫做修行吧。好吧,其实这个世界聪明绝顶的人还是有的,但是呢,他们永远活在2.5 永远也到不了三,永远都是那么微乎其微的0.5 却永远也到不了,其实这0.5是那么的重要,虽然很短但却是那么重要!我们称这2.5的这部分人为半知半解者,人啊,要么像一一样无知,也就无谓。要么像三一样全知全解。夹在这中间半知半解的人是最纠结的,那些半知半解者往往痛的死去活来的。
我觉得2到三这段路程人们才会遇见真实的自己,虽然这段路会很艰苦。但却很值得,我们活了一辈子难道不应该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吗?!我很喜欢印度某位哲学家所提倡的“冥想”也就是和自己对话,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实在没时间也不想有时间去浪费在这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嘘!听好,你只需闭上自己的眼睛,坐在某处,让自己安静一会,什么都不用干,只需让自己放松和安静的坐在那。这难吗?我想这一点都不难,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快节奏的人来说这相当难,光是什么都不干坐在那让自己放松,这点就很难有人做到吧。想象一下,我们多久没这么悠闲过了?我想让你什么都不干,还不如叫你去死。现在的人一旦手头上没事做,不是拿起手机就是电脑。回归自然,回归内心,这就是我对二到三的理解。
活着是一辈子又一辈的修行,这话一点也不错,人生之路,走来走去,才发现原来终点是一条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