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见识》
上月部门一位同事提离职前愤愤不平,跟HR谈了几次才谈妥,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去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18年的业绩奖金要求公司承诺个数目给她或者是让多她多休几天假,否则她说她将要走仲裁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位同事其实是位伪工作者,因为她几乎天天加班,但是效率非常低,伪工作者只谈苦劳不谈功劳,工作效率不是开始了多少 工作,而是完成了多少工作。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总结出避免成为伪工作者的三板斧是什么?
三板斧
(1) 确立“景愿—目标—道路”,比如,我们的景愿是通过读书改变生活,那我们要建立读书的目标是100天读33本,道路就是3天读一本和完成输出。
(2) 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看完此书的第二天早上,一个项目并非我负责,我的领导因为前一天让我去跟进我未跟进,于是被批评,我很不高兴,我一如既往的找很好的同事吐槽一番,刚吐槽了两句我觉得这样下去结果不会好,于是我想从这件事中尝试找出合理之处,首先,我领导是非常器重我,也是因为我是她一手带出来的,所以接到什么任务,基本上都会往我这里放,其次,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她做的决定即使是错误的也不容许人质疑,再者在前一天随意给我安排的时候我应该用一个种她可以接受的方式委婉的告诉她我手头事情很多无法胜任。通过这个亲身经历我发现这是个管理情绪的好办法。
(3) 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狗熊掰棒子是一个民间故事,它的故事大意是:
狗熊走进玉米地里,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走了几步又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但原先的棒子却掉了。狗熊在玉米地里忙活了半天,最终手上就只有一两个棒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注意积累,知识也是一样的,我今年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好的故事,而且我总喜欢跟人分享,但是致命的是我往往记不住,有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所以我的家属常常指出说:当我能记住、记牢后再开始跟人分享,这也诚如在《精进》中说到的,你有多少知识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知识。

我第一次出差时。从住处到机场其次加起来也就6个地铁站,第一次研究过路线后我没有做记录,所以到了第二次出差还得从头来,吸取教训我就详细的做好了记录,到了第三次出差还有其他同事一起,我就直接把路线路发给大家,帮助自己和大家快速的到达机场,所以还是那句话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凡事做个记录,就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这三板斧,可以帮你突破困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