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虽是一个豁达开明的人,但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也免不了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影响,在家中连生了三个女儿之后而变得沮丧而又“忧伤了”……
七年后母亲再次怀孕,在因孕像跟前面几个孩子完全不一样而给他带来无限希望的最后一个孩子降生仍被告知是个女孩时,他彻底“绝望”,因为那时他和母亲都已高龄,不可能再要孩子……
这是父亲一生聪慧处事,但偶尔有些行为略显“乖张”的原因(没有之一)……
从我记事起,每逢年过节,我家总会被一些奇怪的“氛围”笼罩!
过年必买爆竹,烟花,香烛等喜庆及祭祖要用的东西,父亲总也提不起精神来,总说放什么爆竹啊,吵死人,者银(方言“傻子”的音译)打爆竹,乖银(方言“聪明人”的音译)听响!(这是父亲自欺欺人且自我安慰的小心思……)
而母亲是个爱热闹且心里从不存“忧伤”的人,母亲一辈子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是快乐无忧的,这是她的性格使然!逢年过节酷爱热闹的她,菜要做特丰盛的,爆竹要买特大响儿的,对子(对联)要贴特长的……
逢年过节这俩老人家对待这些事情的处理态度经常成为他们之间吵架的导火索……
现在想来,似乎有些理解父亲了!在农村,你不这么想都不可能,因为氛围就是那样的……
等我在县里安了“家”,孩子也有了,父母便搬来县城与我们一起生活,那时候穷,一窝人(父母和我一小家子)曾挤在大姐她们医院三十来平,一居室的房子里凑活了大半年,直到儿子出生“躲”到乡下住了几个月,直到自己改行做了现在这个行业,才与父母彻底分开住宿和生活。
在一起的一段时间内,母亲间或是絮叨的,关于伙食费,关于生活习惯等等,贫贱夫妻百事哀吧,我那时大部分时间也如父亲一般时有“小忧伤”环绕,而父亲总是悄悄的安慰我,鼓励我……
04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套自建房,房子很大,房间很多,都说好了,两个老人家一起搬过来住,母亲是欣然同意的,高高兴兴搬过来并执意要跟她外孙子住一个房间方便照顾他(那时候儿子才6岁),而父亲说什么也不肯搬过来,说是在一个地方住神了(方言:住习惯了的意思)不愿动……
其实我懂他老人家的“小心思”,不再勉强!
08年,两个老人家一直在为二十多年前就已为自己购置好的两台棺材无处存放而焦虑不安!因乡下家中长年没人,土屋(原大队老仓库改造的房子)早已半坍塌状态,导致棺材常年遭受风吹,日晒,雨淋!父亲明面不说话,其实他的心痛我懂!就因为没生个儿子,父亲倔强的不肯在乡下做房子!
我跟大姐她们商量之后决定在乡下做栋简单的砖瓦房,第一偶尔回家有个落脚地,第二也不至于为个棺木安放地还去麻烦别人,何况也不现实,农村人对这块是很有讲究的,这个必须理解!
父亲嘴里说,不做不做,干嘛浪费那钱……
新房落成,父母在老家住了一个多月,待我接他们回城时,父亲的脸上红润了许多,还长了些肉!“这个人”就是嘴硬,我当时就笑了父亲,不是说不费这钱吗?现在不说了吧?父亲呵呵笑了起来!那一刻父亲是打心底里高兴的!
父亲09年的“忧伤”是我直接带来了,这种创伤和打击我终生无法弥补……
10年初,我在县城为两个老人家买了套三居室的房子,老父亲持续大半年的沉郁心情表面上看上去好了很多,82岁高龄的他主动“请缨”担当装修“监理”,虽然我为了让他轻松点,基本上属于全包给了装修公司,但还是免不了的操心,跑前跑后,忙上忙下,一度导致劳累过度……
父亲的心思是深沉的,如果不是太了解他,如果不是从小当我是小大人般的跟我谈心,一般人一定认为他就是急切盼望着住进“大房子”,其实他是在为我准备一个“窝”……
这个房子从买来到现在,我没有在里面住过一个晚上!
我怕,怕父亲的忧伤迟迟不散!
我怕,怕我住在那里会心疼,会忍不住流泪!
我陪伴父亲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两天,在家停灵的几天里,我基本上就睡在他睡过的那间房间,三姐说她怕,我说,怕什么……
父亲下葬那天,我在他坟边鞠了一小捧土装进随身的小口袋,至今陪伴我早出晚归!
不知道也不懂如何去安慰父亲的一生!他一生是智慧的,创造了太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同时他又关闭了自己的心门,独自忧伤,无处诉说,我算是他偶尔愿意倾诉的“知己”吧(因为他和母亲之间根本不会有倾诉的可能),却也是“可怜”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