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作者: 帝亚梵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0:56 被阅读0次
《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三星(满分五星)

随着如今学术研究覆盖面不断地增加,学术与大众间的距离越发遥远,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而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就有商机,于是这类研究综述类的书籍也越来越多。

这本书可以说是对人类行为设计比较体系化的一本书,读它的感觉就像希斯兄弟的《打造巅峰体验》,但是其中的研究论述一方面详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研究的成果也不够新,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它们很多都是经历验证的结论,以实际检验得到方式来使用是不错的参考。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改变的七种武器

作者提出了一个“SCIENCE”模型,每个字母分别代表阶梯(Stepladders)、社群(Community)、重要性(Important)、容易度(Easy)、神经记忆(Neurohacks)、吸引力(Captivating)、铭刻(Engrained)。实际上总结起来是自我驱动研究中常说的最小步骤,社会网络,意义感,以及刺激反馈。

总结起来有效的改变依赖于初始的动力(意义感),畅通的路径(最小步骤,刺激反馈)以及良好的助力(社会网络)。

二、三种行为

作者的一个洞见便是将行为分为三种类型(图二),依据不同得了类型给出了每个行为最有效的工具是哪些,而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先区别你所要改变或者关注的行为是哪种类型。

《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三、工具详述

这是一本非常工具类的书籍,为了方便阅读我把其中七种武器做了个总结。

阶梯模型:通过非常小的步骤,让行动开始,执行前关注目标,倒排步骤,执行中忘掉目标只关注过程。有一点要注意,尽量不要安排超过两个月的计划,如果你没有成功过,那么它就只能是梦想。

社交磁力:加入与你想要做的事情匹配的群体中,通过社会支持和社会竞争促进行为改变。

要事为先:只有自己真正觉得重要的事情才能确保改变持久。

极度容易:把每个步骤控制到最容易实现的程度,简单能保证我们的执行。

行为在前:意识驱动会大量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而通过类似5秒法则那样想到就做,可以有效减少自己的转换消耗。

致命吸引: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创建奖励机制,好的反馈有助于我们继续行动。

反复铭刻:重复行动会让我们自己大脑保持一致的天性得到满足,长时后我们的完型思考会促使我们自己行动。

相关文章

  • 《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三星(满分五星) 随着如今学术研究覆盖面不断地增加,学术与大众间的距离越发遥远,信息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而有信息不对...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很多人觉得:把一件事坚持到底,得靠强大的意志力。自己之所以半途而废,是因为意志力不坚定。但事实上,人的意志力是很有...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告诉你一个非常扎心的事实——2018年,只剩下不到两个月了。坚持早起、健身、背单词、好好吃饭……这些年初许下的愿望...

  • 如何想到又做到

    运用零碎时间把《想到又做到》这本书看完 今天做一下复盘总结: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坚持做一件事情,做出持续性改变,有的...

  • 《如何想到又做到》

    《 如何想到又做到》是一本教人持久改变的书,作者本身是大学教授,并且是行为科学方面的专家。明显区别同类书籍,不是一...

  • 如何想到又做到

    什么是 “如何想到又做到”呢? 从书名,我们不难看出,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想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制订计划。...

  • 如何想到又做到

    ​ 很多人都制定过减肥计划,学习计划,健身计划,跑步计划,可是很多人,都没能坚持下来,为什么呢...

  • 《如何想到又做到 》

    思启:如何想到又做到 大家好,今天我们思启的内容是,如何想到又做到。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想到却还没有做到的...

  • 如何想到又做到

    很多人都认为要想改变一个习惯或达到一个目标,需要自身做出性格的巨大改变。本书告诉我们只要设计一系列科学的步骤就能帮...

  • 如何想到又做到

    持久改变分为两步:首先确认你想改变的行为是哪一类型,然后运用改变这类行为所需的武器SCIENCE模型。行为分为自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想到又做到》#每天解读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t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