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讲一元一次方程。一元就是只有一个未知数……”儿子在上白板上认真地讲,我坐在小凳上仔细地听。
晚饭后,我们家的第一次家庭讲堂开始了,主讲人是儿子,学生是我、妻子,或我和妻子。
儿子上初中后,课程一下子增多了四门,知识点和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作业更不必说了。每天回到家,儿子都像小陀螺一样,吃完饭读书写作业,看着都让人心痛。
但是,每周的小测结果都不太理想,期中考试的成绩更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幸好李老师在群里发了《期中考试结束了,别总抱怨孩子成绩差,其真正根源在这儿》,才没有发生男女混合双打的情况。在和儿子一起分析期中考试卷子时,我们共同发现的问题就是知识点掌握的不牢,说起来好像都明白,但细一问只能说一个大概,没有真正理解,更不要说融会贯通了,导致做题过程中运用的不准确,甚至完全错误。
除了对照李老师的文章分析原因外,我们还求教于楼下一位上初二的孩子家庭。
“普通的孩子会做题,优秀的孩子会讲题,卓越的孩子会出题。”这句话不知是那位家长从哪里听来的,的确很有哲理。
我们也学着他们家的样子,买来一块白板,制定了一个家庭讲堂计划和任务分工。我和妻子分别充当部分学科的小学生,让儿子把当天在学校学到的内容讲一讲。
第一天,儿子讲得磕磕绊绊,一门课就要讲很长时间。很明显是上课时没有好好听讲,课堂笔记也记得不全。不用我们再说什么,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他表现得越来越好,我们也帮他把学校要求背记的内容听写一下,并提醒他提高学习效率,不打疲劳战。
当小学生后,我们对儿子的理解也加深了,家庭关系更和谐。也期待儿子在期末的考试中能有一个好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