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完了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这几天一有空就拿起来读,读得津津有味,惊艳于她有趣的视角,惊异于她轻松平常的语调之下,对人生、人性的深刻思考,感同身受于她的好奇、焦虑、迷惑、乐观、悲观、绝望、敬畏、以及对自我心灵的审视。
我想象过无数种我想要的生活,游离奔波于这个油腻的人间,或多姿多彩,或惊心动魄,或可歌可泣,或波澜壮阔。那一个个想象世界中的我,生来肩负使命,伟大而光荣,她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只为心中那一线光明。可那些都只是小说看多了之后的想象而已,和现实的最大矛盾在于,也许生活本身,并无意义,我又如何强加上一个自命不凡的光荣使命呢。我生活的每一天,跟大多数人一样,平淡到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在这平淡无奇千篇一律的生活之下,质量的差异来自于主观的感受。十几岁的时候觉得生活无趣,不像我想象中的波澜壮阔,我拼命想往前走,想要看看我二十几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我像那个想要看到大海的孩子一样,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以为就能看到大海。可我没有想过的是,如果我现在的生活不值一提,那我二十几岁的生活就会值得歌颂了吗?如果山的那边不是大海,而是沙漠呢?等我真的来到二十几岁,发现生活好像并没有大的变化时,我才想明白,无聊的不是人生,而是我自己,是我自己内心的贫瘠。我拼命地往前走,以为“生活在别处”,其实只是在逃避,逃避自己,逃避自由。
如刘瑜所说: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这场穿越中没有敌人、没有雪山草地、没有尽头处光明的延安,只有倾听自己呼吸的耐心、把一只脚放下去之后再把另一只脚抬起来的耐心。我积攒这种耐心的方式,是用感受来弥补事件的贫瘠。在一定程度上,我相信这不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一种方式。它是度过有意义人生的唯一方式。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
值得庆幸的是,还好我内心的敏感没有在逃避中磨平,还好我尚有勇气能直面内心的贫瘠,虽然不思考的人生相对容易,但是不探究竟的人生与我来说毫无意义。平淡生活的每一天,即便没有所谓的大事,但是充满了细微的小事,一草一叶,一花一木,身边每一个可爱的人,他们都值得歌颂。还有那么多书籍、文章、电影电视,那里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爱、真相、美……我们穷极一生都无法读完这些知识的冰山一角,又怎能抱怨生活给我们的太少。人生的丰满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沙漠中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步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