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引
这段话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毛泽东老人家早就明白“颠覆式创新”的道理,即在万变的世界中,强弱是可以颠覆的,以至于在 28 年后,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将对方的至强变成了至弱,而把自己的至弱变成了至强。
01 所有的强大都是从弱小开始
十几年前,有一家巨无霸公司叫做诺基亚,占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手机市场份额,这个份额至今也是后无来者。
当时的诺基亚就是“至强”,在 2007 年 第一代 iphone 诞生时,只有一个型号的手机,不能换电池,没有键盘,这些不但不是优点,更多的是槽点。当时的 iphone 即不能换屏幕背景,甚至还不能换铃声,2G 网络有跟没有也差不多,那时候的苹果就是一个弱者,但是谁又能预测随着 3G 的到来,苹果能变成今天的至强呢?
02 赛道转换导致了强弱转变
有人说诺基亚输在技术上,其实不然,当我们剥去表面,看诺基亚和苹果的内部运作,就会发现他们本质上的不同。
诺基亚之所以强大,在于模块化生产线,诺基亚手机的型号不计其数,但其部件实际上都是同一个生产线生产,只要在前端通过不同的搭配和设计,就形成了专业、时尚、女性等个性化型号,所以诺基亚的产品线非常丰富,价格还便宜。
可是苹果公司竟然没有工厂,如果苹果要跟诺基亚比生产线,那么可能永远也比不上,苹果完成了“颠覆式创新”,是因为该换了赛道,因为诺基亚的至强是生产线,苹果的至强是 itunes,他们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上。
就如龟兔赛跑,在陆地上,至弱的乌龟无法获胜,但是在沼泽地比赛,至强的兔子就变成了至弱。要让诺基亚放弃生产线的优势,去构建基于塞班的软件平台,是不可能的。
03 否定自己的优势才是真正的进步
所以老毛说:“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如果你学习文化课的能力不强,可能在今天的高考中遭遇失败,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竞争的赛道是多样化的,你可能具备与他人协同的强大能力,或者也可能是个不因循守旧的创意天才,那么在未来的社会中,“强弱颠倒”的可能就会发生。
如果问要把能力提升 10% 还是提升 10 倍哪个更难,你肯定会选择后者,但是从颠覆式赛道的角度上看,在另外一条新赛道上进步10 倍远远比在一个拥挤的赛道上进步 10% 容易,这才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世界在变,一条赛道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那 10% 的提升,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洞察世界的变化,不断在新的赛道中否定自己的优势,做到“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这一刻,你想到了谁? ---- 当年把 Foxmail 做到极致的张小龙!当时他的团队根本不具备手机客户端的开发能力,但是他不否定自己的至强,哪来的微信?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