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
一、原文:
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劲卒五千,夜袭梁成垒,克之,斩成及王显、王咏等十将,士卒死者万五千。
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晋书·苻坚·载记》
二、简译:
东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领五千名强健的士兵,夜袭梁成的营垒,将其攻克,斩杀了梁成及王显、王咏等十名将领,前秦的士兵死了一万五千人。
谢石等人趁打败梁成之机,从水陆两路分兵随后进击。
苻坚和苻融登上城楼瞭望东晋的军队,看见东晋兵阵整齐,将帅与士兵都很强悍,又从北面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很像人的形状。苻坚于是回过头来对苻融说:"这些敌人都很强大啊!怎么能说东晋没有人马呢?"苻坚的神情茫然而恐惧。
三、释义:
草木皆兵,指苻坚在前秦大军刚遭失败的情况下,心生恐惧,将草木也看成了东晋军队,后形容人在十分惊恐的时候,疑神疑鬼的心理,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
四、信息:
1、苻坚在淝水之战确实败得一塌糊涂,从"投鞭断流"到"风声鹤唳"再到"草木皆兵",可以看出这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收到了严重打击。但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苻坚曾经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他的偶像是秦始皇,他的辅佐者是王猛,唐代时整理的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中就有王猛,而且当时前秦有王猛,东晋有谢安,均是卧龙凤雏一样的狠角色。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之所以能稳操胜券,就是因为王猛那时已死,而且王猛在临死之前,一再劝告苻坚,东晋毕竟是汉家正统,而且谢安尚在,千万不要进攻东晋。可惜苻坚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心想以80万大军打8万人难道还打不过,结果一败涂地,自己身死佛寺。
2、说说龙骧将军,这是个武官的职位,曾被封为龙骧将军的名人有关兴、苻坚、姚苌,还有本篇的刘牢之。苻坚把之前自己的封号封给姚苌,可见对其的信任和宠爱,但最后姚苌却恩将仇报,把苻坚杀死在佛寺,后来还将其鞭尸,并在尸体上裹满荆棘。再说说这个刘牢之,他也是将门之后,天生打仗的料,淝水之战他充当前锋,功不可没。最重要的是他是谢玄创建的北府军的参军,也就是二把手,北府军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类似于后来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刘牢之曾掌管这支军队长达15年时间。
3、谢石,谢安的弟弟,东晋的水军总司令。其实淝水之战这场战役,水陆两军的配合至关重要,没有谢石的水上部队的阻遏,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但那个时候,水军的地位不高,作用也往往被忽略了。
4、淝水之战有一个关键的小人物:朱序,他本是东晋将领,后投降苻坚,因苻坚看重他的骨气,没有杀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苻坚的妇人之仁,为后续失败、身死埋下了悲剧的伏笔。后来在淝水之战中,是朱序把前秦的兵力部署、作战方针传递给了东晋,也是朱序建议东晋先下手为强,打了前秦一个措手不及,更是朱序在大战的关键时刻,高喊"秦军败了",引发羊群效应,使得前秦溃不成军,东晋趁机大败前秦。看来小人物的破坏力在某种环境的作用下,确实是巨大的。对了,朱序后来也被东晋封为龙骧将军。
5、苻融是苻坚的弟弟,也是挺有才的一个小伙,哥哥制定战略,他来执行,在前秦集团他们兄弟一个任董事长,一个担CEO,本来配合挺好的,非要挑起战争,直接导致后来他在淝水之战中落马,兵败杀死。
6、八公山是淮南王刘安著书立说,修道成仙之地,这里曾出产了两个知名文创产品,《淮南子》和豆腐。
五、呵呵君:
不要忽略生命中的那些小人物,说不准哪天他就会给你制造一份意外的惊喜。
还有就是一定要记住,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肚子上,更别说渡过长江了!
才高八斗,不如小手一抖;书读百遍,不抵片语只言,欢迎您点赞、留言!
更多好玩的成语文章请搜索微信公众号"呵呵成语"。
如果喜欢请您点赞,不喜欢您可以评论,每天一条原创成语新解,别忘了"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