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哲思散文
写在太宰治诞辰110周年之际

写在太宰治诞辰110周年之际

作者: f01f02a6573d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08:44 被阅读9次

听过太宰治的人,对他的普遍印象是:阴暗、忧郁、消极、颓废。总之,是个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作家。但是,仔细想想,这样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作家竟然成为了日本“无赖派”(或叫“颓废派”)文学的首创者,并且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文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难道,你不好奇吗?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在家中排行第六位。由于日本战前实行的是家长制和长子制,因此太宰治在家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常常需要看父亲和兄长的脸色行事。在这样一个虽然显贵,但自身却无比卑微的环境中长大,这对他后来的性格以及作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几乎直接造就了他那种近乎融刻进骨子里的自卑和懦弱。

太宰治生前

太宰治一生最为人称道的恐怕就是他的作品和他的自杀了。

先来说说他的作品。太宰治一生的创作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1932-1937年为第一个阶段,这期间他的作品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是相较于后来的作品中比较积极向上、阳光的作品;1938-194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期间的作品有《二十世纪旗手》、《HUMAN LOST》等;1946-1948年为第三个阶段。此时正值战争结束,太宰提出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这也是他在当时不断受到抨击的原因所在。

太宰治一生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公认最出色的作品有《维荣的妻子》《斜阳》《丧失为人的资格》,即《人间失格》。这三部作品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日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其中《维荣的妻子》在太宰治诞辰100周年时被拍成电影上映,引起强烈反响。小编强烈建议大家去读这三部作品,尤其是你如果想了解日本文学的话,那就一定要去读。对日本这个社会有稍稍的了解的人,多少也知道,日本是个低欲望的国家,这听起来似乎很好。我们常说“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也自然而然地认为欲望少了,犯罪也就会少。其实不然,细究进去,你会发现,日本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或许就是这种压抑人本身欲望的价值理念,使得这个国度看似井然有序而平静,实则波澜壮阔。而太宰治的作品,就很生动的反应了这一社会的弊病以及人性的弱点。

太宰治作品 太宰治作品 太宰治作品

再来说说他的自杀。太宰治一生共自杀了五次。第一次是在1929年,他自身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为自己出身于资产阶级的贵族身份而感到苦恼,于是服用安眠药自杀,但并未成功。第二次是在1930年与在酒吧结识的女人相约一同投河自杀,结果他被救起而酒吧女却丧生,太宰治内心因此充满了巨大的愧疚。此后,家人知道他混迹酒吧等不良场所,于是把他的名字从家族中除去,并于他断绝关系。太宰治开始四处求职,在1932年,因多次求职未遂而第三次自杀。1938年再次自杀未遂。最后一次,是在1948年,和第三任妻子在玉川上水投河自尽,自此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太宰治墓

在此,小编想特别介绍一下《人间失格》这本书。相信很多人知道太宰治也是因为这本书。这本书小编一共看了三遍,初读时是在初二,和大多数人一样,小编除了觉得这个懦弱的男人就是在无病呻吟之外,没有其他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日本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此后小编又分别阅读了两遍这本书。我被其中蕴藏的巨大的忧郁的力量所震撼,我意识到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绝不仅仅只是在“呻吟”这么简单,于是就有意识地阅读了太宰治的其他作品,毫无疑问的,我被他深深吸引。

《人间失格》这本书,可以说是太宰治一生的真实写照,是太宰治用小说的形式对自己的一生的一种总结。有人评价《人间失格》是太宰治“只为自己而写作的作品,是内在真实的内容自叙文体”。我觉得非常恰当。书中的主人公大庭叶藏几近病态的情感和生活方式让人无法感同身受,这完全可以理解。他在家中扮演着小丑的角色,一味进行着他所谓的虚伪的“搞笑”,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希望得到重视。这也恰恰和前文所提到的太宰治的家庭背景是几乎吻合的。太宰治和叶藏一样,因为缺少来自亲情的爱和呵护而不得不察言观色、伪装自己。

同时,透过这本书,小编深深的感受到太宰治本心里的善良。他的一生,一味的妥协,伪装、包裹自己,而这个自己,竟然也让自己充满了厌恶。他讨厌那个在众人面前嘻嘻哈哈、被当成小丑一样的人,他讨厌那个为博得父母片刻疼爱而违心讨好的人,他讨厌自己这样的表里不如一。

但是,他并没有怪别人,自始自终,他责怪的只有他自己。不管外在的环境多么恶劣,他责怪的也只有自己。小编觉得,这或许就是困惑他一生,让他的一生那么多次的陷入绝望的原因所在了,那就是他缺乏自我排解的能力,以及拥有近乎极端的良善。出身贵族,他既骄傲又觉得是一种耻辱,他怪自己;和别人一起自杀,别人丧生而他被救起,他怪自己;多次求职不被录用,他怪自己;不被家人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亲情的爱,他怪自己。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一切一切,他都怪自己。并且这种责备,他无力反抗、无力排解。他在自我厌倦的死循环里,堕入绝望的深渊。谁也救不了他,也没有人愿意救他。

日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以说是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在那样一个旧制度和战争交织的年代,他缺乏原生家庭应该给予他应有的爱和尊重,他的人格,一步一步,走向幻灭。

而今天,面对这样一个拥有严重的人格障碍的男人,我们不该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评判他,因为,这不能怪他。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感谢他,感谢他在那样绝望的境地里,依然为后世创下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感谢他愿意把他自己那样戏剧化的一生,那样充满极端化的一生写出来,并且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我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去批评、一杆子打死他,而是要更多的了解、理解他。要站在他的角度,允许他的一生成为这样一个阴暗的人。我们要反思,要充分认识到的是:生而为人,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和爱他人的本领。这种本领,绝不仅仅是一味妥协和讨好,二是建立在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一种相互尊重、彼此扶持和需要对方的本领,这不仅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也需要不断感知他人,不断学习和体会。

庆山曾写道:“孩童除了天生的索取外,其实并不懂得爱。”我们不是孩童,我们不断成长,不断经历人生所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挫折痛苦,最终,我们要学会去爱,学会用理解和包容去解脱别人,也放过自己。

太宰治的内心,太纯净了,他容不得半点不堪,因此厌恶自己,厌恶世界。同时,他找不到方法去逃离、去说服自己,所以他选择这样极端的方式,选择离开。

从古到今,对太宰治的评价众说纷纭、或褒或贬。其实任何的有理有据的评价都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生而为人的我们,人性里都多少具备着光明和黑暗两个部分。我们会因为成功而喜悦,会因为失败而颓唐,会因为种种不如意而表现出“丧”。这都是十分正常的。可能我们不会选择如太宰治那样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

可能你又要说啦,我丧可是我不会那么极端去自杀啊,不会那么轻易陷入绝望啊。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你所处的如今的时代告诉你的价值理念是“一切皆有可能,人生处处皆是希望”,所以你不会那么轻易被打倒,因为你身后有无数条路,你的性格、家庭、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与太宰治不同的。所以不该用自身的标准去衡量。

我唯一想说的就是,我们不该责备,即使我们做不到理解。

推荐这本书以及向大家介绍太宰治这样一个人,一是因为小编个人非常喜欢这个作者,今年正值太宰治诞辰110周年,小编想着,该写点什么来纪念一下。二是因为,小编在观看了有关太宰治书籍的相关网友的评论之后,发现很多人并不了解太宰治,但是在互联网这样发达的时代,即使你不了解,你也可以根据你所以为的去发言并且使你的言论被其他的人看见。这就很容易引起破窗效应(不知道的小可爱请自行百度,小编就不过多解释啦)因此小编写下了这篇文章。

仅以此,纪念我所敬爱的,津岛修治先生。

相关文章

  • 写在太宰治诞辰110周年之际

    听过太宰治的人,对他的普遍印象是:阴暗、忧郁、消极、颓废。总之,是个不怎么招人待见的作家。但是,仔细想想,这样一个...

  • 《我们怀念毛泽东时代》

    [随笔]写在毛泽东诞辰125周年之际的感悟 一一《我们怀念毛泽东时代》 2018年12月26日是伟人毛泽东的诞辰之...

  •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的事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的事。”这是太宰治写在篇首的第一句话。胆小鬼一样的太宰治,内心渴望爱又不懂爱。他无法理...

  • 《斜阳》

    《斜阳》| 止庵解读 关于作者 太宰治生于1909年,本名津岛修治,太宰治是他的笔名。太宰治是日本战后与川端康成、...

  • 2017.11.28

    太宰治

  • Goodbye,太宰治。

    说起太宰治,常说是《人间失格》(又译《丧失为人的资格》)的太宰治,亦或是《斜阳》《维庸之妻》的太宰治。而《Good...

  • 我希望读者如此看待我的小说

    日本文学圈的三岛由纪夫在看太宰治的作品时曾经说过: 我看到太宰时总有一种危险感,万一自己喜欢上太宰治,迷恋上太宰治...

  •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 太宰治

    太宰治20岁上第一次自杀未遂。21岁遇见有夫之妇,翌年投河,太宰治获救但情人死亡。26岁因不能进新闻社,上吊自杀被...

  • 太宰治

    与其评论,不如反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太宰治诞辰110周年之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lu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