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文明和文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符号和载体;载有一万个字的康熙青花万寿尊,构思巧妙,立意非凡,承载了一个王朝和时代几乎所有的诉求和象徵,包括政治、历史、文化、经济、艺术、财富、审美、图腾、权力、社稷、天地君亲、万方安和,都能在万寿大尊上找到鲜明的踪迹,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康熙青花天盘万寿大尊在香港中汉拍卖2018秋拍『奉华Ⅳ』专场以66,000,000港元落槌,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这件万寿尊兼具了艺术品「真、精、新、稀、流传有序」的全部优点,也是目前已知的六件完整器中在市场上流通的唯一一件,极为珍罕。
万寿尊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展现了康熙御窑艺术的非凡成就,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巨作,在陶瓷史、文字史、美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坚实地位。
清康熙青花天盘万寿大尊
此件拍品乃康熙御窑厂为万寿节烧造的贡瓷,世称「万寿尊」。因通体饰以一万个青花「寿」意字而得名,是陶瓷史和明清御窑史上少见的硕构重器;也是书写字数最多、唯一以篆书单字及其同义异体字或变形字为主题的御窑大器;更是中国陶瓷史和中国文字史上罕见的煌煌巨迹。
本月中旬,这件体量最大的御窑瓷器更是被恭迎进了北京故宫紫禁书院,汇集了行业内绝大多数最具权威性和鉴赏力的顶级高手,共同为这只万寿尊开了一次深入的研讨会。
至哉尊也 可遇而不可求
万寿尊造型雄浑健硕,盎然俊拔。天盘口,束颈,丰肩,收腹,肩、腹部各有一道接胎痕,足部外撇,砂底无釉,宽厚坡状浅圈足,足脊略呈泥鳅背状。通高77cm,口径38cm,足径28cm,可能是已知康熙御窑瓷器中尺寸最大者。胎质坚实细润,除底足部分内外通体施透明釉,釉色白中略泛青,莹润透亮,紧致硬朗,极具时代特色。
万寿尊上有规律地排布了一万个「寿」意字,以「寿」字为主,间以各种具有象形或会意功能,附和「寿」字字义字形和吉祥表徵的组合字,如「万」、「千秋」、「万寿」、「十仟」、「三皇」等字,可统称为「寿意字」。除以篆书「寿」字为基础的各种变形「寿」字外,还继承、发展了古人的象形、会意造字法,将鸟虫篆、蝌蚪书、金文籀篆、石鼓钟鼎等字体大量成「寿」;山川云泽、风雨雷电、虫鸟鱼兽、天干地支、星宿图形、阴阳八卦、奇门符咒等无不成字,所谓「蝌蚪缤纷,虫鱼辐辏,穗书著体;夫农轩鸟迹,成文于颉籕;或会意而表云雯,或象形而图辰宿」,集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宇宙观念的众多元素,令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一万个字的布局极为巧妙,浑然一体,器身分布为横排75列,每列130字,纵列130行,每行75字,共9750字;天盘口上环绕两圈,每圈77个字,外口沿和圈足外沿各环绕48个字,共250个字,与器身合计共10000字。经过反复对比、辨识、排列,可以确定万寿尊上的一万个字是由1000个不同的字或字形构成,每个字或字形按一定规律书写10遍。这些字或字形有的源自各类古体籀篆,有的取自古器铭文,更多的应来自历代巧思和当时设计者的艺术加工和创造。
正如《万寿尊赋》中所谓「集百家以搜坟典,篆广十千」。「十千」既可理解为「万」,也暗示了一千字书写十遍。这一万个字中各种字体、字形的构成极其复杂,变化多端,却毫不牵强生硬,精妙绝伦,宛如天成。一万字的书写娴熟流畅,笔法古雅俊丽,宛转自如;字形设计上妙著连连,层出不穷,神思万状,洋洋大观。有的字实属图画,生动别致,字中有画,融画于字,几乎古往今来,无不成「寿」,天下万物,无不成字,琳琅满目,洋洋洒洒,令人震撼,使人叹服。
万寿载德 存世珍罕
万寿尊煌煌巨制,烧造此等重器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大可想而知。可以断言的是,在礼法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此万寿大尊必定是为了庆祝康熙帝的万寿节所烧造,这从器物本身的规制特征,纹饰寓意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印证。
万寿尊作为康熙万寿节贡瓷,应共烧造了九只,或许有暗合上古「九鼎」之意。其实际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万寿节贡品的范畴,在恭祝皇帝万寿的同时,更有颂祷大清江山千秋万代、社稷永固之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原馆长林业强先生曾对万寿尊进行过专题研究。
万寿尊存世珍罕,除本拍品外,完整器仅见北京故宫、南京博物院、上海龙美术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美国私人藏家处各有一件,屈指可数。这几件传世万寿尊虽品质超群,但多数底部均有明显窑裂,可见当时烧造不易,难度极大。
出身显赫 流传有序
作为康熙御窑厂为万寿节烧造的贡瓷,此件万寿尊的显赫出身不言自明。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日本以收藏名窑瓷器丰富而著称,而一直以来也有康熙万寿尊的传说,因其图版曾刊载于《古美术大观》。可惜的是,沧海桑田,多年以来口耳相传,却从未有人见过宝器的庐山真面目,遂有毁于二战一说。古物有灵,时隔近百年,日本旧藏的万寿尊再次横空出世,现今重新呈现于世人面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