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1550_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21岁时候中举,因不肯攀附权贵,会试屡次不第。至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才考中进士,后升至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年间江南水旱相继,汤显祖目睹民间的惨状,上书奏疏,揭露赈灾官员的貪贿之行,辞意严峻,震动朝野,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吏。后来虽然又担任知县之职,但是他也渐渐地失去了从政的热情,49岁时候辞官还乡,晚年主要从事戏剧创作。
汤显祖创作最早的戏剧是《紫箫记》,后来改编成为《紫钗记》。其他剧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等,都是晚年辞官以后创作的,这四部剧作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玉茗堂四梦’也称‘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在这四部剧作中,《牡丹亭》是汤显祖最满意的一部作品。故事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记》,南宋时候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私自游园,在梦中与素不相识的书生柳梦梅幽会,醒来后幽怀难遣,抑郁而死,埋葬在官衙的后花园。柳梦梅上京赴试时候路过此地,在花园里面拾得杜丽娘的自画像。他观画思人,终于和杜丽娘的阴婚相聚。在杜丽娘的指导下,柳梦梅挖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后来,柳梦梅考中了状元,杜宝却拒绝承认两人的婚事,最终由皇帝出面解决,才大团圆结局。
《牡丹亭》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据说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后,哀叹自己不幸的身世,竟含恨而死;杭州女艺人商小玲演此剧时想到自己的遭遇,悲恸难禁,死在了舞台上。这部剧还真是和西方的一首歌曲有的一拼啊。
网友评论